7月5日-7月7日,区委书记李仕鹏,区委副书记、区长梁小昌率考察团一行30多人到汕尾市海丰县和汕尾市城区,惠州市惠城区,学习考察 当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工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寻求我区在推进相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堵点问题的破解方法,奋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努力实现江城高质量发展。
汕尾海丰县委副书记吴家宾,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振锋,汕尾市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李绪,区政协主席欧阳柳,区委副书记郭立坚,区委常委、红草镇党委书记郑奕巡;惠州市惠城区委书记曹洪彬,区委副书记、区长翟树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凌战,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何碧光,副区长颜明光等领导陪同调研。
在汕尾市,江城区考察团一行先后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海迪时尚美都、海城镇温厝村、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红草镇、中国(汕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电商园区、红草镇、马宫街道等地,通过实地观摩、听取介绍、现场交流等方式,学习了解海丰革命遗址开发利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农村建设、乡村文旅融合等“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及乡村振兴方面的新理念和经验,并全面查找自身的短板弱项和不足之处,对接下来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到实处进行深入思考、科学规划。
军船头村以汕尾市委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契机,坚持“党建+”工作法,通过“支部领航、党员领路、群众领跑”全面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组成了“农文旅”特色综合体,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的0收入到稳定收入每年56.08万元以上,成功闯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新业态带动居民增收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之路,在探索共富共享有效路径争当示范,先后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2020年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
红草镇围绕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突出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四个平台”工作的统一领导,通过把党支部建在平台上,把服务延伸在平台外,聚焦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及制度等党的“六大建设”,将“一中心四平台”打造成为“田字型”基层治理体系的镇级枢纽,织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2021年,红草镇被评选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镇。
考察团一行高度评价汕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及乡村振兴工作,认为汕尾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红色文化开发等工作上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传统产业、旅游产业与乡村振兴成效明显。纷纷表示,认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实施好“红动江城”工程,加快把江城区打造成阳江高质量发展首善之区。
在惠州市,考察团一行先后来到信利康·乐创城智慧工业园、惠州惠城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展厅,听取园区相关情况介绍。据悉,惠城高新区主要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核心产业,发展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3大支柱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3+1+1”产业体系。园区先后被认定为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园、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利康·乐创城智慧工业园项目是园区引进的一家深圳企业项目,主要围绕5G通信技术产业及其延伸的电子信息产业、智能装备、智能家居生产等产业,提供一站式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和配套服务。项目一、二期总投资38亿元,全部运营达产后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其中年产值约30亿元,可纳税约3.6亿元,用工10000人。
考察团表示,惠城区在园区营商环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管理机制体制和改革创新方面也更有活力,这非常值得江城在创建省级高新区方面学习借鉴,回去之后,将认真梳理和吸纳此次的考察成果。
在祝屋巷文创街,考察团一行走在因“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故居而得名的老旧街区上,感叹老旧街区更新改造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参观中,大家表示惠城区在历史街区挖掘和提质活化、保护城市重要记忆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这为我区在打造历史文化街区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据了解,2020年,惠城区委、区政府以打造惠州“一湖两江”城市会客厅为契机,将祝屋巷打造成特色文化街区,打造成为惠州旅游的新亮点。区委、区政府筹资对祝屋巷街区进行微改造,以政府主导规划建设、企业负责策划运营的改造模式,将祝屋巷的整体风格与西湖、丰渚园的景观风貌相融合,提升周边环境品质;同时引入文旅企业和团队80多家,活化利用改造旧房屋100多栋。改造后街区样貌焕然一新,成一个具有岭南风格,集才子文化、东坡文化、街巷文化、民宿客栈、特色美食、摄影工坊、创意设计、休闲饮吧、工匠艺人、宗教文化和休闲观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创意综合旅游区,为居民、游客提供更多、更优美的生活、旅游环境,每年吸引超过500万的游客,旅游产值达7个亿,跃然成为惠州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
在惠城区马安镇龙塘村、惠州市神农兰香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团一行对龙塘村在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赏,认为其积极探索的乡村振兴样板很值得江城学习借鉴和大力推广。并表示,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看到了差距、坚定了信心,将认真梳理、归纳总结此次学习考察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建好建强党组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等重点工作,努力为江城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近年来,龙塘村人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率先打开供港蔬菜市场,引进经济附加值高的特种养鳗鱼商户,打响特色农业品牌。目前龙塘村已有593亩的神农兰香谷葡萄园,并于2021年荣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称号,另有302亩智慧未来农业科技的无土栽培蔬菜基地、350亩的火龙果种殖园、1408亩惠泽源水产养殖、380亩的香蕉园、320亩季节性大栅蔬菜。积极规划以现代生态设计为特色,忠孝文化支撑为主题,打造城乡结合的特色“农文旅”服务项目,拓展第三产业发展,目前多项建设已初具规模。
李仕鹏、梁小昌表示,通过此次汕尾、惠州所见所听所思,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江城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部署要求,抢抓时代发展机遇,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作风建设,大兴研究调查之风,以务实、担当、创新的工作作风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项工作抓紧抓细抓实,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竞标争先的浓厚氛围,助推江城高质量发展。要全力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工业立区,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做优园区平台,争创省级高新区。要加大技改投入,大力培育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产业创新中心,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抓实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四大重点任务。要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动工建设中国关山月国画村,加快建设河堤“一河两岸”、太傅路等历史文化街区。要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突出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创建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同时,各相关单位要以此次学习考察为契机,加强与汕尾、惠州各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建立健全常态化合作机制,互惠互利,推动双方县域经济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区领导刘运辉、黄华记、姚正勤、唐丽、余旭斌、阮广西,区委办、区府办主要负责同志,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以及区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