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拟建设一座厂房及一座办公厂房,涉及土建。 (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 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包括施工扬尘、施工机械的尾气以及装修废气。施工期间不提供人员食宿,不产生厨房油烟废气。施工粉尘主要来自于土石方和粉状物料的运输和使用,主要污染源为TSP,属无组织排放。装修废气主要来自油漆等装修材料的使用,主要污染因子为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施工单位严格执行《阳江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施工扬尘污染拟采取以下措施: 1、在施工工地配备扬尘污染防治管理人员,按日记录包括覆盖面积、出场洗车次数、洒水次数等内容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实施情况; 2、施工工地边界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定设置硬质、连续的密闭围挡(墙)并进行维护,采取覆盖、洒水、喷雾、冲洗地面、分段作业、择时施工等防尘措施;对于特殊地点无法设置围挡(墙)的,设置警示牌,并采取有效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3、保持施工工地出入口通道清洁,不得有泥浆、泥土和建筑垃圾;出入口内侧设置混凝土浇捣的洗车设施和沉淀池,配备高压冲洗装置;不具备条件设置混凝土浇捣的洗车设施和沉淀池的,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确保驶离工地的机动车冲洗干净; 4、施工工地的出入口、物料堆放和加工区、生活区、主干道等区域采取硬化,或者铺设礁渣、砾石或者其他功能相当的材料,并辅以洒水、喷洒抑尘剂等措施; 5、施工工地专门设置集中堆放建筑土方、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场地,并于四十八小时内密封清运,禁止高空抛撒;不能及时清运的,采取密闭式防尘网(布)遮盖、定期喷洒抑尘剂或洒水等措施; 6、土石方、地下工程、拆除和爆破等易产生扬尘的工程作业时,采取洒水、湿法施工等措施;施工作业产生泥浆的,设置泥浆池、泥浆沟,确保泥浆不溢流; 7、预拌混凝土和砂浆生产企业厂区主要道路以及出入口地面应当进行铺装或者硬化处理,并辅以洒水等措施;厂区车辆出入口配备车辆冲洗设备和沉淀过滤设施,车辆出场时将车轮、车身清洗干净;物料以密闭方式运出厂区,防止因遗撒造成扬尘污染。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 施工期不提供施工人员食宿,不产生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施工废水中一般含有较高浓度的悬浮物和少量的油类物质,而有机物的含量很少,可以通过简单沉淀隔油处理后回用于机械设备和车辆冲洗以及施工场地洒水降尘,实现施工废水的零排放,这样施工废水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三)声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为机械施工噪声和车辆运输的噪声。施工期采取的噪声防治措施如下: 1、在项目边界设置围挡,把施工区域与外界隔开,围挡高度应不低于25m。 2、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机械设备组合以及施工时间,禁止在中午(12:00~14:00)和夜间(20:00~次日8:00)施工,避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施工单位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运行动力机械设备的数量,尽可能使动力机械设备均匀地使用。 3、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在同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对位置相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在工棚内操作;不能进入棚内的,可采取围挡之类的单面声屏障。 4、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按规定组织车辆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及经过各敏感点时,严禁鸣笛,限速行驶,应不超过10km/h,可减少运输车辆行走时产生的汽车噪声;施工现场搬运材料应做到轻拿轻放。 5、降低人为噪声;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模板、支架拆卸吊装过程中,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音。 6、施工单位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带隔声、消声的施工机械和工艺,如用液压工具代替气压工具,皮带机机头等机械应安装消声器;振动较大的固定机械设备应加装减振机座;同时应注意对设备的养护和正确操作;项目桩基施工拟采用静压式树基施工方式,产生的噪声较小;使用预拌混凝土,避免混凝土现场搅拌。 (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如不进行及时清理,或在运输时产生遗洒现象,都将对卫生、公众健康及道路交通产生不利影响。对施工期固体废物应加以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强管理。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经集中堆放后由环保部门清运处理。施工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期运送至弃土(渣)场或当地的垃圾场。在妥善处置的前提下,施工垃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由于施工期污染影响在施工活动结束后大部分可以消除,或者通过及时回填等措施得到恢复,其不利影响是暂时的,而且随着施工结束而停止。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只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过程对周围的环境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 二、营运期污染影响分析及环境保护措施 (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残留在气瓶内的残液或残气在各相关操作工序中因泄漏而产生的废气、残液、残气燃烧废气、抛丸机运行产生除锈粉尘、喷粉粉尘、固化废气、印字废气和恶臭。主要采取环保措施: 1、固化废气收集后经水喷淋+干式过滤器+一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m排气筒排放,锅炉废气经15m排气筒(DA001)达标排放, 2、除锈粉尘经过设备自带的脉冲滤筒式除尘器处理后经15m排气筒(DA002)达标排放。 3、喷粉废气经设备自带的滤芯除尘后无组织排放。 4、项目锅炉废气采用低氮燃烧器作为燃烧废气处理设施,降低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 (二)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营运期用水主要为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总用水量约为247.2m³/a。生活污水产生量为99m³/a。 1、生产用水:项目气瓶检测工艺流程中,在水压测试和气密性检验过程中将使用一定量的水,该部分水循环使用,不外排。锅炉排污水和软化处理废水产生量约为0.217t/a,回用于生活用水冲厕。 2、项目周边尚未建设可以接收生活污水的市政污水管网,项目污水不能接入污水厂处理前,为降低项目运行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项目经处理后的废水不能马上实现槽罐车外运,因此需配套建设废水的临时收集池,用于暂存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以满足槽罐车不能及时将污水运送至污水厂处理的临时储存要求。项目产生生活污水约为0.354m3/d,临时收集池的有效容积为6立方米,可储存项目厂区16天内的所有生活污水。项目生活污水拟15天转运一次,全年转运次数约20次。 (三)噪声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项目运营期噪声污染主要是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行产生的机械噪声。 本项目采取的降噪措施包括:合理布局:尽可能将强噪声源生产设备布置在厂房东、南、北三侧,增加与厂房墙壁的距离,增加噪声在厂房内的衰减,降低对外环境的影响。 技术防治:技术防治主要从声源和传播途径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的措施有:在设备采购时优先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对高噪声设备尽量集中布置在隔声间内,并在底座基础减震,安装弹性衬垫和保护套;定期检查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和减轻非正常运行产生的噪声污染;改进操作工艺,尽可能降低设备操作噪声。 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的措施有:尽可能将设备布置在车间内运行,避免露天操作;对车间墙壁进行降噪设计。 (四)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一般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报废钢瓶、废角阀、废钢砂、喷粉粉尘、除锈粉尘、废橡胶圈、废离子交换树脂、废滤芯,危险废物主要为废油墨罐、废润滑油、废油桶、含油抹布和手套、废活性炭,以及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报废钢瓶、废角阀、废钢砂、废橡胶圈、废滤芯等交由专业回收公司回收处置;除锈收集粉尘交由一般固废公司回收。 2、危险废物:废活性炭、废油墨瓶、废网板、废润滑油、废油桶、含油抹布和手套暂存至危险废物暂存间并定期交由有危废资质的单位处理。 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3)要求进行储存和处置。 3、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