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一、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本工程施工期间施工现场不设置工棚,且不安排食宿。因此,项目施工期主要的环境影响为施工扬尘、装修期间废气、机械尾气、施工噪声、施工废水、生活污水和建筑垃圾等。 1、废气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施工机械和施工期运输车辆的动力燃料多为柴油,施工机械废气主要污染物为柴油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为减少施工期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①开挖、钻孔过程中,应洒水使作业面保持一定的湿度;对施工场地内松散、干涸的表土,也应经常洒水防止粉尘飞扬;回填土方时,在表层土质干燥时应适当洒水,防止粉尘飞扬; ②加强回填土方堆放场的管理,要制定土方表面压实、定期喷水、覆盖等措施;不需要的建筑材料弃渣应及时运走,不宜长时间堆积; ③运土卡车及建筑材料运输车应按规定配置防洒落装备,装载不宜过满,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散落;并规划好运输车辆的运行路线与时间,尽量避免在交通集中区和居民住宅等敏感区行驶; ④运输车辆加蓬盖,且出装、卸场地前将先冲洗干净,减少车轮、底盘等携带泥土散落路面; ⑤对运输过程中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时清扫,以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扬尘; ⑥对工程材料、砂石、土方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应当密闭处理。在工地内堆放,应当采取覆盖防尘网或者防尘布,定期采取喷洒粉尘抑制剂、洒水等措施。 ⑦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应该尽量使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低污染排放的车辆和设备,并注意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保证设备在正常工况条件下运转。 建设单位按照上述防治措施进行落实,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将不再对当地大气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2、废水防治措施 施工期间废水大体可分为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 (1)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包括泥浆废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下雨冲刷浮土和建筑泥沙产生的地表径流污水,其主要污染物质为SS、石油类,建设单位可就地建设隔油池和沉砂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该废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施工期完工而结束。 (2)生活污水 项目建设期施工人员均不在厂内食宿,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清洁、如厕,其主要污染物为CODCr、BOD5、SS等。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预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经过上述治理措施,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轻微。 3、噪声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产生的机械噪声及设备搬运过程产生的噪声,这些机械设备在场地内的位置以及使用率均有较大变化,因此很难计算其确切的施工厂界噪声。施工噪声是短暂的,且属无残留污染,对周围声环境质量的影响随施工结束而消失。为减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方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采取措施如下: (1)严禁高噪声、高振动设备在12:00~14:00和22:00~6:00休息时间作业,施工单位应选用低噪音机械设备货带隔声、消声设备。 (2)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订施工计划,避免在同一地点安排大量动力机械设备,以免局部声级过高。 (3)降低人为噪声,按规定操作机械设备,支护、拆卸、吊装过程中,遵守作业规定,减少碰撞噪音。少用哨子等指挥作业,而代以现代化设备,如用无线对讲机等。 (4)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按规定组织车辆运输,合理规定运输通道。一旦经过居民区时,车辆应限速行驶,减少鸣笛。 另外,本项目原则上不进行夜间施工作业,如确实需要夜间施工的话,应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夜间施工申请,经批准后方可施工,并禁止使用高噪声施工器械。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降到最低。 4、固体废物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土石方等。施工人员产生少量生活垃圾,统一由环卫部门清理清运。项目所产生的土石方可用于工程回填,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为减少施工期固体废物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1)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废弃物余泥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 (2)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及时清运施工余泥渣土,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不设永久堆放或长期堆放场地。 (3)选择对外环境影响小的出土口、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降低施工期扬尘影响。 (4)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及施工人员的教育,禁止随地乱丢垃圾、杂物,保持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整洁。 (5)弃土、弃渣场要及时覆盖,减少堆土、裸土的暴露时间,以免受降水的直接冲刷,在暴雨期,还应采取应急措施。 通过上述措施,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二、营运期污染影响分析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废气 本项目厂区内不设锅炉、备用发电机等,项目废气主要来自印刷车间产生的有机废气、糊箱粘合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和食堂油烟废气。 ① 印刷废气 本项目印刷工序使用的水性油墨,水性油墨年使用量为450kg/a,主要成分为色料、丙烯酸树脂、二甲基硅油和水。有机成分为二甲基硅油,含量为3%。印刷方式为孔板印刷,由于水性油墨用水作溶解载体,所以印刷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较少,印刷废气主要污染物为VOCs,根据《广东省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指南》中表2广东省印刷行业VOCs废气源头控制措施的孔版印刷可替代原辅材料水性油墨的VOC含量约5%,则本项目的水性油墨的VOCs含量取值5%,根据《纸包装印刷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使用手册》,项目使用的水性油墨满足手册表2包装印刷行业低VOCs含量原辅材料限值要求,且水性油墨的VOCs含量小于10%,在此种情况下,手册对相应工序提出可不要求进行无组织废气收集。因此该废气在车间内可按无组织排放,印刷废气产生量为0.0225t/a(450x5%/1000=0.0225t/a),建设单位应加强车间通风排气,废气经通风排气及大气自然扩散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印刷废气的排放可满足《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表3的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② 糊箱废气 项目在纸箱粘合过程中使用白乳胶,白乳胶在使用过程中会导致胶水内部极少量有机溶剂挥发,其污染物主要为VOCs,项目使用白乳胶100kg/a,根据《印刷、制鞋、家具、表面涂装(汽车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表3-1常见原辅材料VOC含量参考比例,白乳胶的主要成分为聚醋酸乙烯酯,VOCs含量极少,因此该工序产生有机废气产生量非常少,呈无组织排放,项目应加强车间通风排气,废气经通风排气及大气自然扩散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糊箱废气的排放满足《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表3的VOCs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③ 食堂油烟废气 该项目约有员工20人,均在厂区就餐,项目配备炉头一个,油烟经处理后通过烟道引至食堂楼顶排放。本项目油烟的排放浓度能够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相关浓度限值的要求。 2、运营期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废水 本项目投入运营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来自清洗印刷机时产生的清洗废水及员工的生活污水。清洗废水含油墨成分,属于危险废物,建设单位拟采用沉淀池收集清洗废水,并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因此,排放的生活污水是本项目的主要废水污染源。 根据调查,项目属于银岭污水处理厂处理纳污范围,项目生活污水经隔油隔渣、三级化粪池处理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后排入污水管网,进入银岭污水处理厂处理。 3、噪声 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车间各种生产设备等设施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以及进出车辆噪声。 本项目的噪声源主要为生产时生产设备运作产生的机械噪声及通风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这些声源是典型的点声源。项目厂界外50米范围内无声环境保护目标,因此只需分析厂界达标情况。项目生产设备均布置在生产厂房内,车间设备合理布局,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生产过程产生的噪声通过厂房墙体阻隔、距离衰减,厂区内种植果树灌木绿化带吸声。因此通过上述措施,可大大降低生产噪声对厂界的影响,厂界噪声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4、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纸板边角料、废包装材料、废机油、水性油墨包装桶、含油废抹布手套、清洗废水和废包装铁桶。 (1)生活垃圾 本项目拟雇员工20人,其中住宿人员10人。产生的垃圾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 一般工业固废 (1)废纸板边角料 项目切纸开料和开槽切角定型工序会产生废纸板边角料,产生量约为20t/a,废纸板边角料经统一收集后交由回收单位处理。 (2)废包装材料 项目打包入库工序会产生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2t/a,废包装材料经统一收集后交由回收单位处理。 (3)水性油墨包装桶 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水性油墨过程会产生水性油墨包装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水性油墨规格为15kg/桶,约4个月需采购一批水性油墨,水性油墨使用完后,空桶交由供应商回收处理并再次用于供货,项目水性油墨年用量为450kg/a,因此产生的空桶为10个/a。 危险废物 (1)废机油 项目在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及维修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机油,年产量约为0.2t/a。该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的“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类别中代码为900-249-08的危险废物,必须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相关规定对其统一收集贮存,由有资质单位定期回收处理。 (2)含油废抹布手套 项目生产设备维修保养过程中操作人员会配带手套,使用抹布对其表面进行擦拭,会产生含油废抹布手套,使用一段时间后需定期更换,估算本项目年产生含油废抹布手套约为0.05t/a,该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的“HW49其他废物”类别中代码为900-041-49的危险废物。收集后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3)清洗废水 项目印刷机清洗过程会产生清洗废水,该废水采用沉淀池暂存,暂存池设计容积为2.5m3,印刷机每月清洗6次,每次用水约11kg,产生量约为0.8t/a,该清洗废水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的“HW12染料、涂料废物”类别中代码为264-009-12的危险废物,统一交由有资质单位定期清运处理。 (4)废包装铁桶 项目在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及维修使用废机油,该过程会产生废包装铁桶,年产量约为0.15t/a。该废物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的“HW49其他废物”类别中代码为900-041-49,必须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相关规定对其统一收集贮存,由有资质单位定期回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