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华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江城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我们十分关注您提到的幼儿园依赖电子化教育、幼儿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的问题,认可您提出的优化课程理念、绘本阅读与本土文化融合的理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媒介也越来越高科技化,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对幼儿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视力、注意力、社交能力、创造力以及身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我们针对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进行了充分调研,发现部分幼儿园的确存在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的现象。为杜绝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对幼儿的伤害,我们指导幼儿园通过多种策略来解决幼儿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的问题,如:
1.设定时间限制,明确规定幼儿在园每日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除要求保证幼儿每日充分地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外,还要求幼儿园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性游戏时间,如绘画、手工制作、阅读写作、音乐表演等,并关注幼儿在幼儿园各个空间里发生的学习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方式,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的学习形式,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同时加强督查指导,如发现幼儿在园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过长问题,则要求幼儿园马上进行整改。
2.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园共育等途径,教育家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多与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组织多种形式的周末活动,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通过亲子游戏、户外运动等活动让家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有趣,从而减少幼儿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指出:幼儿园应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注重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之间和目标之间的渗透和整合,关注各活动环节的自然衔接,创设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的教育环境,建构完整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园的文化和资源, 教师、幼儿、家长和社区共建特色的、个性化的园本课程。
阳江本土文化教育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丰富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为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奠定了基础。为了传承和发扬本土独特的文化遗产,同时培养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知,我区不少幼儿园已经把具有阳江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引进课堂,如利用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把阳江风筝、特色美食烹制融入课程教学等等。
基于您的提案,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幼儿园本土特色文化融合课程的指导力度。为促进我区学前教育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我局拟定于11月底举办一场以“传播传统文化,绘出家乡风采”为主题的业务讲座暨公开课展示活动,邀请全区幼儿园园长和负责教学工作的副园长、中层干部参加。通过该讲座起到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引领全区幼儿园更好地挖掘本土文化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活动形式,让更多的幼儿受益于本土文化教育。今后我们也要在融合本土文化已积累一定经验的幼儿园多举行这类活动,让阳江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至于您提到的研学方面的建议,目前我区出台了《江城区推进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实施方案(试行)》,考虑到幼儿年龄较小,外出研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故暂未对幼儿园的研学实践教育做统一要求,由各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研判是否需要开展。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学前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继续推进课程改革,不断探索和创新幼儿园本土特色文化融合课程的方法与形式,让更多的幼儿受益于本土文化教育,让阳江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
江城区教育局
2024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