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修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历史文化街区申报保护、修缮、利用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该提案深入剖析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办法,这对我们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赞同并接受您提案中的主要观点和建议,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纳和实施,以下是我们对提案中主要建议的的具体回复:
一、关于将城市更新融入城乡建设的建议,我们认为这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2023年,阳江市政府将“推动太傅路、南恩路创建省历史文化街区,启动省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做好古城街区保护利用工作,近年来,我区通过申报创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打造西濑水乡夜景等方面入手,切实做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结合,2023年,南恩路成功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024年,省住建厅和省文旅厅举办的省级专家评审会上通过了太傅路申报历史文化街区的申请,太傅路有望成为江城区第二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这充分展现了我区在做好历史文化传承发展取得的成就。
2024年,借助我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契机,开展太傅路街区历史风貌修复,通过对片区内建筑外墙喷涂、沥青路面铺设,以及雨污管道、路灯、通信管道落地等附属配套设施建设,恢复古城历史风貌,传承本土习俗、历史文化。在设计方案上,我们坚持三点工作准则:一是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着重针对沿街骑楼建筑风貌进行修缮、改造,强化阳江骑楼建筑整体风貌特色;二是坚持“小尺度、渐进式”的更新模式,在不破坏原有空间肌理的前提下进行有机更新;三是坚持“老字号守正创新,老IP植入新业态”的理念,依托骑楼街风貌较好的公有产权建筑,通过对内部空间的改造利用,打造一批太傅文化记忆馆、广州会馆等文化地标,导入以文化创意为主的新兴产业,融入漆器、刀剪、豆豉等本土非遗元素,使整个空间实现“外旧内新”。
二、对于做好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设计引导的建议,我们同意应注重文化在街区的体现,同时,我们也会在保留原有历史文化遗存真实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时尚元素。
2023年南恩路街区成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后,2024年春节期间,我区在南恩路片区分段打造了“鼍城行大运”旅游体验线。南恩街区贯穿古城中部,内有中山公园、阳江学宫和风格最为明显的临街骑楼和九街十二巷的街巷格局,是三个街区里最具备地理优势和历史资源的,并且汇集了漆器社、雕刻社、镜画社、毛笔社等手工业主体,是阳江工艺文化的聚集、彰显之地,通过串珠成链的方式将主要节点连接起来,建设了兼具历史记忆和打卡纪念意义的文化地标旅游体验线路,期间累计吸引游客80万人次。
三、对于实现文化和商业的共赢的建议,我们认同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配比需要遵循商业原则和文化传承原则。
2023年以来,太傅路、河堤路在借助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推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片区内坚持以“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展改造工作,在不破坏原有空间肌理下进行有机更新,改造后的太傅路、河堤路将重现旧商埠过往辉煌,并逐步往文创街区方向发展,该街区后续将成为阳江接待八方游客的城市新客厅。2024年春节前夕。改造后的河堤路骑楼街爆火出圈,成为阳江人游玩的新去处。
四、对于贴近生活,保留街区“烟火气”的建议,我们完全同意。
2023年,西濑社区以“水乡+龙舟+红色”为基调开展了老旧小区改造,建设800米沿河灯光夜景、石桥老街和3个主题公园,吸引西濑咖啡、古城新声、民谣酒吧等10余家商铺进驻老街特色文化商圈,并举办了啤酒欢乐夜、邻里千人宴、主题游园会等活动,俨然成为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不二场所。2024年端午期间,拥有数百年历史的逆水龙舟赛在漠阳江西濑河道再度上演,现场观众人生人海,线上直播单场点赞更是超过百万,可谓“一条龙舟点沸全城”,西濑街区成为了阳江举办民俗活动的“主阵地”,最大程度体现了人们城市生活与情感的交织。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提案,我们期待在未来的工作中,与您共同努力,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阳江市江城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
2024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