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江城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第202450号)已收悉。经江城区的实际情况,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丰富社区为老服务内容,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一)重点打造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根据《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阳江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到2024年力争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镇至少建有1家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我区共有8个街道和2个镇,目前已有8个街道都建立了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埠场镇老人活动中心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双捷镇老人活动中心则在升级改造中。现城东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我市社区养老的示范点设有棋牌室、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书画室、心理辅导室、党建书屋和文化活动室,配备健康按摩椅、艾灸仪、足疗仪等理疗设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二)落实住宅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确保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根据《广东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的文件精神,文件规定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要纳入城乡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在规划设计条件中予以明确。目前,江城区已完成7个新建小区配套建设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建设。具体实施的项目为:1.建设正德玥珑湾小区老人活动中心。2.建设阳光马德里老人活动中心。3.建设中珠在水一方老人活动中心。4.建设保利中央公园老人活动中心。5.建设十里江湾老人活动中心 。6.德信华城活动中心。7.金湖翡翠老人活动中心,该新建小区均配备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设置,老人可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选择各自所需。
(三)加快推进江城区养老院建设。8月8日上午,江城区养老院建设项目一期工程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投资约1.5亿,建成后的江城区养老院不仅有效缓解基层群众养老服务需求,还提高整体养老服务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江城区养老院位于阳江市江城区城北街道振兴路565号(原岗列敬老院),本期建设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将按500张床位规模进行设置,包括建设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医疗中心、老年人居室、员工宿舍、办公区、配套商业区、地下室、门楼、室外健身场地道路、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等。
(四)持续深化长者饭堂建设。目前我区共建有6间长者饭堂,一间为江城区中心长者饭堂,一间为城南街道正凡长者饭堂,余下4间以江城区4间敬老院作为江城区各镇街中心饭堂,分别设置在白沙敬老院、双捷敬老院、埠场敬老院、城西敬老院4间敬老院内,以附近村(社区)作为配餐点,为服务对象提供助餐、配餐、用餐服务,长者饭堂由所属镇(街)管理、运营,从而建立一系列服务内容的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体系,有效为我区长者有效满足辖区内老年人食有所依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多元、便捷、舒心的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江城区中心长者饭堂是由区民政局免费提供用餐场地、设施,在一楼开设长者饭堂,在楼上提供阅览、康复训练、休闲娱乐等社区养老服务,截至目前总助餐13927人次,其中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558人次,送餐上门服务486人次。城南街道正凡长者饭堂以“爱心资助+政府补贴”为突破口,建立分级分类就餐补助机制,按照“政府补贴一点、社会资助一点、老人支付一点”的办法运营,不仅提供堂食,还有送餐上门服务。该饭堂采取的是“党组织+企业+志愿者”的送餐模式,即由社区党委负责统筹管理,物业公司提供餐饮服务,党员志愿者参与上门送餐,以此发挥党建引领带头作用,解决特殊老年人群体的吃饭问题。针对城南街道辖区的老年人群体,该饭堂开发了一个手机就餐系统,由政府工作人员把有就餐需求的老人信息录入该就餐系统。老人到店用餐时,在手机上下单,即可享受优惠价格。对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可由老人子女、社区干部或党员志愿者协助下单买饭。目前城南街道辖区共有200多名老人录入该就餐系统。
(五)落实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设工程。
为进一步改进居家老年人生活环境,增强居家生活设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截至2023年底,全区共完成33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024年计划完成193户改造任务(根据省民政厅相关工作要求,在2024年底前提前完成“十四五”期间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528户改造任务)。目前该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本年末完成相关改造任务。按照“一户一案”“一人一策”方案,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确保“适老化”改造服务高质、高效、实用,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六)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根据《关于印发2023年阳江市“银龄安康行动”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阳卫函﹝2023﹞562号)的文件要求,经调查核实2023年我区共有82743位老人符合投条件,为符合条件老人82743人续保意外伤害保险一份,共支付保费1241145元。
(七)推进医养结合建设,打通医养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7家民办养老机构实行医养结合,均已纳入定点医保,建立了为老年人提供挂号、优先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6家敬老院和医疗机构签订购买服务协议,由镇(街)卫生院定期派出医生和护士上门为入住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和诊疗;此外,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建立签约服务机制,由签约的家庭医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慢性病医疗、护理、康复指导等延伸性医疗服务和康复保健服务,科学调动社区医疗资源。
二、加大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力度。
(一)大力开展养老机构线上或线下的养老培训。2024年的培训任务指标为200人次,目前我区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培训人员已到160人次。同时,我局还动员江城区各养老机构参与2023年阳江市第三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其中福德家园养老院的一名护理员还获得了一等奖并授予“阳江市技能手”称号,另外两名护理员分别获得养老护理员赛项的优胜奖。
(二)落实“南粤家政”政策,并将“南粤家政”纳入职业教育培训和补贴范围。“南粤家政”的主要内容分为:居家服务、母婴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护理服务,随着“南粤家政”相关文件的落地,区人社、商务、民政、卫健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动员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性的培训,培训课程主要有:家庭保洁、居家养老照护、老年患者护理、老年人日常康复应用、老年人失智照护、老年人照护需求评估、居家及养老机构消毒防疫、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同时,根据相关的文件,人社部门还制定了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标准,补贴标准为1000元/人至1600元/人,符合条件的个人获得证书可申请相应技能提升补贴,大大提高了人员的积极性。
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精准化。
(三)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继续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建立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档案管理,使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签约服务的覆盖率和健康管理率达到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明显提升。
(四)积极探索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养老服务社工、助老员、志愿者等服务力量,采取入户调查、逐户摸排等方式理清老年弱势群体的底数,通过定期上门入户、电话视频等多种形式及时掌握老年人健康、居住保障、生活保障等居家生活状况。同时,我区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为导向,按需提供政策宣传讲解、服务资源对接、精神慰藉和应急助援等服务,针对需要重点服务的特殊困难老人,加大服务频次,增加上门关怀力度。建立探视巡防台账,动态记录对象生活状况和困难需求,及时链接救助服务资源,解决对象急难问题。截至2024年8月底,为2256名困难老人提供关爱探访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主动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与协作,积极了解财政政策资金动向,提升上级部门对养老项目的关注与支持,给予更多政策和资金的倾斜支持,拓展养老服务设施的功能建设。
(二)大力组织动员党员志愿者、“双百”社工、社会组织、社会慈善资源等力量建立城乡养老配餐送餐服务队伍,优先保障全区失能、独居、孤寡、高龄等困难老年人的兜底性助餐送餐上门等服务,并将送餐上门服务与独居、空巢等特殊老年群体探访、关爱、精神慰藉等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有机结合,赋予“长者饭堂”更多内涵,让更多的老年人“食有所依”“老有所乐”。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区民政局工作的关心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江城区民政局
2024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