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务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长者专区
热门搜索:
疫情公积金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
首页 走进江城 资讯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江城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信息公开
关于对江城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02408、202409号提案的答复
文章来源: 区政协    发布时间: 2024-09-02 11:21:11
字号: [ 大 中 小 ]  

尊敬的黄虹、林晓玲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江城区制造业当家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我区制造业取得的成效

  (一)工业经济稳步向好发展

  2023年1-12月江城区规上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7.07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73%,在产规模以上企业124家,根据企业数量及产值规模划分,形成主要产业集群有金属制品、建材、电气装备制造、服装箱包鞋帽、食品医药等。

  金属制品产业以五金刀剪、餐厨用品等产品生产为主,规上企业46家。2023年规上企业完成增加值5.5亿元,占全区规上制造业增加值的32.3%。

  建材产业以粉磨水泥、混凝土、水泥管桩等产品生产为主,规上企业10家。2023年规上企业完成增加值2.1亿元,占全区规上制造业增加值的12.4%。

  电气及装备制造产业以发电机、五金机械、汽车零配件等产品生产为主,规上企业19家,2023年完成增加值3.6亿元,占全区规上制造业增加值的20.8%。

  服装箱包鞋帽产业以服装制造、箱包、鞋及皮革产品生产为主,规上企业4家,2023年完成增加值1.8亿元,占全区规上制造业增加值的10.5%。

  食品医药产业以豆豉、海产品、饲料生产加工和药品制造为主,规上企业13家,2023年完成增加值2.2亿元,占全区规上制造业增加值的13.1%。

  橡胶塑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以欣安光电、恒奥实业、锦瑞实业、洁康沐浴制造为主,规上企业18家,2023年完成增加值1.5亿元,占全区规上制造业增加值的8.8%。

  其他制造业以广阳不锈钢、钢星金属科技、强星不锈钢、粤泰科技为主,规上企业4家,2023年完成增加值0.37亿元,占全区规上制造业增加值的2.2%。

  (二)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江城区坚持走“产业立区、工业强区”之路,坚定以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能级,全力开展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激光增材、电子信息、绿色能源等产业精准招商。“3+5+1”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规模持续壮大,重点对标新质生产力产业,初步构建区域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装备制造、金属制品、绿色食品是我区三大主导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势头向好,引进了英格电气、万洋众创城装备制造基地、威特动力等骨干企业。其中,英格电气2022年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五金刀剪业是江城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是中国五金制品出口基地、中国刀剪产业基地、中国餐厨用品出口基地,产品种类约2000种。引进了张小泉智能制造、海联五金、安佳乐厨业等骨干企业。江城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海产品深加工业非常繁荣,打造了阳帆豆豉、白沙鹅等一批“漠阳味道•寻味江城”品牌。引进了景田纯净水、酷鼠精酿啤酒、海壹生物等骨干企业。

  智能家电、激光增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是我区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五金刀剪产业优势,2023年谋划打造了智能家电特色园,重点引进智能家电项目以及上下游配套产业链等企业。目前引进了钢曜科技高端烤炉、百创源科技、天骄家庭用品制造等骨干企业。抢抓“双碳”战略,着力布局新型储能产业,壮大绿色经济。引进了康恒环保(固废园)、科成环境科技、晶科科技等骨干企业。引进了百科制药、百康药业等一批中药制剂产业链项目。现引进了铭钰激光、聚成科技、融合激光等一批在建骨干企业。新签约华帮电子线路板、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等一批项目。

  江城是全国知名的服装生产基地,拥有“乔士”等知名品牌,国内生产的10条西裤当中就有1条产自阳江江城,同时正加快打造粤西服装生产基地。引进了金彭制衣、卡米斯纺织、金奴服装等骨干企业。

  (三)发展平台前景广阔

  2023年江城区高标准建设发展平台,目前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项目累计15个,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规模质效。2023年度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结果正式公布,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在省产业园考核中获“优秀”等次,江城区主平台跻身全省产业园优秀园区,为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注入强劲动力。一方面,充分利用主平台优势,配合商务局根据产业链图谱,围绕金属制品、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三大主导产业和激光增材、智能家电等两大战略产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聚链、建链的集群式招商。另一方面,实现大项目带动战略,依托“链主企业”带动引进上下游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强化产业关联度,形成以大代小、以点带面的良好招商格局。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扶持培育亿元以上骨干企业15家,聚集一批成长性强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高新技术企业33家。产业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规划道路61条,总长约75公里,至目前已完成道路建设长约35.5公里,其中,建成污水管网约45.2公里。大力加强标准厂房建设。新增建成标准厂房面积约17.9万㎡,已入驻企业134家,实现企业“拎包入住”。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推动纳丽德移动照明、赛铭照明、蓝色起源等78个工业投资项目加快建设,新动工欣安光电材料、世航五金、祥日辉科技等16个项目。新投产合强科技、旺渔生物科技、骏海五金等36个项目。新签约欣安、奥喜雅、创景、三村、冠邦、纳丽德等38个项目。强化服务企业意识,区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建强产业承接平台,增强园区承载能力

  一要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各部门充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在产业规划、用地、项目谋划、标准厂房建设等方面加快协调配合。加强组织协调,推动工业、科技、商务、市场监督、金融、人才、统计、自然资源等各部门结合职责落实“22条”措施。发挥万洋众创城招引企业作用,加强产业转移主平台对接工作,提高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立足特色资源,用好差异化优势,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推动产业腾飞发展;二要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争取市自然资源局帮助解决用地批文问题,增加用地规模,加快解决征地问题。加快推进“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通过完善园区道路、平土、给排水、路灯等基础设施,对园区道路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提升园区大小道路的美化绿化、指示牌、垃圾管理等。加快推动完善“3+2+1”生活配套体系。通过建设员工住宅区、肉菜市场、超市、酒店、消防站、充电桩等,解决公交出行问题,完善园区的吃住行等生活配套设施。通过筹建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社区卫生站、社区中心等,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配套建设。建设运动场、活动中心广场、电影城、娱乐街等,以改善园区的文体娱乐配套。加快推动标准厂房、环保设施、园区标准社区及数字园区建设。

  (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驱动力

  一要建设创新引领,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新增省、市级工程中心建设,创建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推动企业积极申报高企,提高研发机构覆盖率;二要抓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开展政策宣传、上门辅导、召开培训会等多种方式,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进行宣传,帮助企业知晓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激发企业申报热情,对条件成熟的企业进行重点辅导,积极组织申报。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计划,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分类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按照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种类型,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企业信息库,建立“一企一档”,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全力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企业集群;三要抓好项目的申报工作。紧密结合全区特色优势产业的技术需求,精心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经得起专家论证的大项目、好项目。抓好项目实施和监管工作。引导企业抓好项目实施、制定实施方案,加强中期评估,强化经费监管,注重实施效果,争取实施科技项目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用好用活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及提高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政策。引导中小企业主动创新,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推进数字赋能,培育智能制造、信息服务领域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

  (三)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增强产业集聚

  一要加大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攻坚力度。实施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围绕“3+5+1”产业集群招大引强、招新引优,积极跟进和对接在谈项目早日签约,积极对接中国电子商会、佛山市顺德区家电商会、佛山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等,精准推动电子信息、智能厨电、新能源储能等产业大项目,激发合作潜力,推动解决制约项目落地相关问题,力促项目尽快签约落户;二要围绕拓展招商渠道构建多元招商网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承接产业转移,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新机遇,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联动,积极与参与粤港澳经贸合作,主动对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自贸区联动发展。紧紧围绕建设中国厨房用品制造名城、广东(阳江)百亿激光光谷、阳江最大电商基地的工作目标,开展智能家电、激光增材、装备制造、绿色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通过商会协会理事企业宣传推介江城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招商政策、投资环境,提升阳江形象,增强企业投资信心。与商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委托招商网络,积极开展以商招商。推动乡贤回归工程抓招商,充分发挥乡贤牵线搭桥作用;三要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促招商项目尽快落地。规范招商项目推进工作流程,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动态跟踪评估,完善招商引资入园评估手续,保障用地要素,力促项目及时落地。推进招商引资项目“拿地即动工”改革工作,加快银岭园相关土地出让,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提升项目落地率。优化招商引资服务,在项目招商、对接、落地、供地、投资建设等环节上落实好“一条龙”“保姆式”服务,优化项目供地流程,缩短项目供地时间,落地用“店小二式”服务破解难题,提升工作效率。不断提升全员招商管理水平,落实制造业当家,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阳江市江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9月2日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
隐私声明 |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适老化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 : 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 : 阳江市江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报障 : 0662-3106377 网站标识码 : 4417020001
粤ICP备05009592号-1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