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林进军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阳江乡土文化教育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及乡土文化教育工作情况
我局历来重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结合我区教育实际情况,深入贯彻“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工作思路,加强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和乡土文化教育工作。
(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全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一是在学校在学校环境布置方面都精心整合了传统文化内容。一些学校通过悬挂书画、板报和粘贴古诗文名言警句等形式在校园里面开展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二是一些学校也围绕传统文化来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并努力开展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三是不断利用新媒体宣传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和成果。
(二)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研结合起来
一是要求学校要开齐、开足课程。我们强调学校一定要按照课标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并开展对学校书法、美术、音乐、历史、思想政治科目开课的检查,防止学校因为偏重分数而忽略对这些学科的教育。
二是组织相关学科的老师参加教学研讨,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并结合学科特点融入,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
三是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竞赛活动。连续几年都开展“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选送优秀作品参加上一级的比赛。2020年12月开展了年江城区中学生古诗词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支持引导学校创新落实。我们支持引导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乡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城东学校、关山月学校非常重视书法教学,在教师和学生中积极开展书法教育,聘请了本地的书法家进到学校给教师、学生教授书法。两所学校都被评为“广东省教职工书法教育活动示范基地”。关山月学校近期还开展了“风筝国画文化艺术工作坊”的创新项目。田家炳学校开设了“漆器”非遗课程,已选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案例与课程开发研究非遗课程项目国家实验学校。岗列中心小学也开展了版画教育专题活动。
五是引导教师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近三年我区也开展了不少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题研究:同心中学开展了“传统纸艺术与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拓展空间思维的行动的研究 ”,一小城南校区开展了“礼仪教育促进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研究”,江城十三小开展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的实践研究”,御景小学开展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江城十小开展了“在小学语文的蒙学读物教学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南恩学校开展了“在经典故事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二中附小开展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的实际研究”,岗列中心小学开展了“农村小学纸板画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江城区幼儿园开展了“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民间传统游戏”。这些研究对加强我区传统文化教育、乡土文化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乡土文化与教学的渗透与整合,鼓励更多的学校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中小学将“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分别列入“地方与学校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乡土文化人才培训。邀请高校挖掘我区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等资源,并加强各相关校长、教师的培训。
三是开展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鼓励学校与本地区传统文化相关的社团联系,邀请如“风筝”“漆艺”“楹联”等文化传承人到学校开展推广传承活动,进行非遗讲座和展演活动,充分展示传统文化艺术美丽,熏陶感染青少年学生走近传统文化,亲近乡土文化。鼓励学校组织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相关的游学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认知和实践。开展与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教育相关的展演、竞赛活动。
四是鼓励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定位,编写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校本教材,并在“地方与学校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课时落实。
总之,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全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和乡土文化教育工作。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阳江市江城区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