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扩大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的建议》(经济类第2021002号)提案已收悉。为落实提案办理工作,我局根据提案提出的内容和建议,积极组织有关协办单位开展调查研究,走访相关企业,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现将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和建议答复如下:
一、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一)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近年来,我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策扶持、企业为主”的上市工作机制,大力培育我区企业上市后备资源,推动我区优质企业上市实现直接融资。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向企业宣传阳江市关于对企业上市挂牌的有关奖励文件,增强企业上市挂牌信心。二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我局及相关部门积极帮助企业做好股份制改造指导工作,组织上市业务培训,引荐中介机构,申报上市材料及办理有关手续等工作。三是重点关注培育一批重点后备企业。2020年5-9月,市金融局多次带领广东股权交易中心一行到部分后备企业就如何推动企业上市进行座谈交流,让后备企业加深对上市的认识。2021年7月,为进一步加深企业对资本市场政策认识,增强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意识,市金融局牵头组织了对接资本市场人才培训班,江城区辖内有18间企业参加了培训。
(二)促进政银企融资对接。一是联合银行主动对接,组织开展“访百万企业 助实体经济”“百行进万企”等专项行动,督促银行机构主动摸查、对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帮助远东投融资公司对区内英格(阳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江城区百创源科技公司等4间企业进行业务对接;二是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利用“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教育宣传周”等关键节点协助银行机构加强政策宣传;今年7月协助市金融局联合人民银行召开“稳企业、保就业”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宣讲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相关政策;组建政策宣传企业群,不定期发布融资政策,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惠企政策;三是大力促进线上融资平台推广应用。加强“粤商通”“粤信融”“中小融”等中小企业线上融资“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宣传和应用,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银行及企业登录平台实操培训等措施,引导企业进驻平台,加强银企融资对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支持。一是为解决我市农业龙头企业生产所需的资金,帮助企业尽快投入到正常生产中,市农业农村局认真组织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申请广东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及信贷资金需求,助力农业龙头企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全市共推荐上报19家企业,提出贷款需求2.86亿元。目前,江城区已有广东浩洋速冻食品有限公司和阳江海纳水产有限公司被列入优惠贷款名单,共获得银行受信贷款6200万元。二是对接农业银行、农商行和工商行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于今年5月我区与农业银行、农商行举行签订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贯彻2021年中央一号文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精神,近两年我局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实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攻坚行动从强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强化金融支农服务和创新、发挥广东金融支农联盟作用、推动涉农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强化农村金融配套措施四大方面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全方位推动我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等建设水平大踏步前进,为我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四)加大对实体企业的扶持。一是加快落实我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二是加大对企业疫情期间的扶持。今年以来,市应对疫情进一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政策贷款贴息中,我区有12间企业申请贷款贴息,其中10间企业通过申请,申请贴息金额14。73万元。为落实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财政贴息资金政策我区财政向阳江海纳水产有限公司发放贴息金额6.38万元。
二、创新小额消费金融产品
(一)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各银行机构针对社会公众群众推出“市民贷”业务及针对白领阶层等特定优质客户群体推出“精英贷”业务,两项业务产品全方位覆盖社会公众日常消费需求,包括借款人及其家庭的家居装修、购车、教育、婚嫁、旅游、购买大宗消费品等消费性领域。推广“悦农e贷”线上消费信贷业务,运用省联社搭建的互联网媒介和大数据风控平台等信息技术,在线上完成自助申请、征信查验、额度审核、账户绑定、远程授权、合同签署及用款、还款全流程,实现手机秒速放款。
(二)创新业务模式,支持农村电商发展。阳江农商行依托省联社数据“大集中”系统以及银信中心技术的支持,建立了“鲜特汇”电商平台,为广大农户、企业提供销售农产品销售平台。一是银行机构定期开展农产品扶贫众筹活动,为扶贫对象的农产品提供补贴资金,协助农户或农贸企业开展农产品宣传,助力相关农村经济体创业增收;二是督促辖区各支行网点加强与当地农产品龙头企业、个体农户等沟通协调,设立农村商贸企业名单,实行客户经理专职服务机制,开办专场融资对接会,通过创新融资担保模式等手段,支持农村商贸业态发展。三是向相关企业发放乡村振兴银行卡,为企业提供专门服务窗口,按照“一村一品”要求,推荐质优价美农产品到广东农信“鲜特汇”平台,为相关企业和农户打开销售渠道。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有关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调研。适时组织区商务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及有关单位对政策性增信等政策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调研,查找后续政策效果弱化的原因,研究下步深化整改的措施。
(二)大力促进线上融资平台的推广应用。整合区商务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金融局等有关单位的资源,加强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等中小企业线上融资“一站式”服务的宣传和应用,通过召开银行机构座谈会、走访平台牵头部门、组织监管人员联系银行及企业登录平台实操等措施,督促引导银行与企业进驻平台,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强融资对接。
(三)继续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在做好银税合作专项金融产品、政策性融资担保、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等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政府资金的投入,发挥信贷资金的撬动效应。目前,我市正在制定《阳江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送审稿)》,财政计划出资5000万元设立阳江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为我市有还贷资金需求且符合银行续贷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短期周转的政策性资金,缓解我市小微企业续贷短期资金周转压力。
(四)加大对农业领域的支持。鼓励我市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阳江市恒财融资担保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根据《阳江市金融工作局关于印发〈阳江市金融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阳金〔2020〕15号),大力推动涉农担保业务,特别是帮助受疫情企业复工复产,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争取尽快放贷、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减免融资担保费率,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降低或取消反担保要求,受疫情影响较大企业新增融资担保费率不超过1%。对于确无还款能力的小微企业,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及时履行代偿义务,视疫情影响情况适当延长追偿时限,符合核销条件的,按规定核销代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