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区政协提案委: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我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群喜欢到优雅、轻松、开阔的环境中去调整身心、释放压力、感悟大自然――体验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所以,能够让人们体验自然之美的乡村旅游开始在中国的旅游市场暂露苗头。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使得公园、绿地、休闲活动广场等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需求不足,城市人群迫切需要开拓新的旅游空间。经济收入日益增加,道路与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私家车数量持续增加,都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我区为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劳动转移,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为满足城市人们休闲、度假的需要,主要做法:
1、发展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我区的最美乡村是白沙石河村. 石河村拥有两个旅游景点,分别是拥有旧阳江八景之一的罗琴雅操和石河生态区。那蓬村委会果园村自然环境优美,山清水秀,地形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关山月大师的故居。盛产优质大米、蔬菜等农作物,是一个著名的鱼米之乡。村民平均寿命80多岁,是阳江市知名的文化村、长寿村、生态村、文明村。2009年荣获“省级生态文化村”称号。关山月纪念公园已成为阳江市一个集休闲度假农家乐、民宿、观光旅游以及历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历史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岗元石岗村是阳江市生态示范村。我们要争取突出特色和亮点,开发地方特色美丽乡村旅游产品。
2. 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特色生态游。结合金朗岛区域和资源优势,深茂铁路开通后将使阳江融入珠三角的两小时经济圈,利用金朗岛突出的地理优势,着力打造旅游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珠三角游客前来金朗岛体验亲子种植、渔港观光等特色生态旅游。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谋划发展旅游业和生态产业。
我局历来注重结合区域资源特色,积极鼓励在岛内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发展成为特色农产品体验展示基地或绿色旅游用地,提升农业乡村旅游规模和档次。利用金朗岛田园农家休闲区,将休闲娱乐与垂钓、农家乐等相结合,推动当地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注重提升观光农业品位档次。质量就是生命,无特色,低水准的观光农业园区是没有生命力的,尤其是土地资源宝贵,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园区更应该注重质量,注重品位档次。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制定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准入条件,适当提高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准入门槛,通过招商引资等办法,引进一批真正有实力,有经验、懂管理的投资商,依托当地品牌和资源,建设几个上规模、上档次,叫得响的观光农业园区,使之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和农业特色旅游的新亮点。
3、发展乡村经济,创新乡村特色品牌。比如双捷的阳航绿萝基地和龙涛村的智慧农业生态园,是一家以花卉苗木、蔬菜种植和生态旅游开发为主的高科技农业企业。以农业休闲观光为主,天然养生大氧吧,广东最大的绿萝生产基地,逐步建设实现:农业科普培育基地,花卉科研实验孵化基地;花卉旅游休闲观光园,为客人提供观光采摘,文化体验餐饮住宿等生产生活服务,吸引城镇居民走进农村体验农业,返回大自然提供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
4、加强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是推进旅游厕所、旅游购物、停车场、旅游标识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A级景区等建设。
5、与现代农业相结合,乡村旅游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互联网平台具有集聚能力强、覆盖范围广等优势,可以将分散的乡村旅游资源聚集起来,让乡村旅游变得更加“触手可及”的同时,开辟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空间,释放了新动能,创造了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特色文化等相结合,江城区应站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高度,全面整合跨城乡、跨区域的文化、旅游、体育资源,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旅游风情小镇、特色旅游乡村、体育运动基地等项目,运用江城区现有的农业产业园资源,打造一个集农业、科普、环保、教育、旅游、观光、露营于一体的自然科普教育基地。实现农业耕种技术提升与农业文化、自然教育、国学文化推广,加深大众对农业、自然教育、我国文化的认识,唤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农业种植及对农业文化、自然教育、国学文化认识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加农民就近创业、返乡创业机会,实现‘一人工作,全家脱贫’,为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做出贡献。
二、存在问题
有些休闲区缺少整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论证,没有正确的定位,盲目发展,重复建设。高品位、高档次、多功能、知识型的休闲园区还很少,很多农家乐规模小、档次低、设施简陋、内容单一,没有达到“乐食、乐居、乐游、乐购”一体的标准,真正大块头的有实力的公司化经营的主体不多。文化内涵少,特色不浓。大多数只宣传品种介绍,游客能采摘果蔬,品尝果实,无法领略到无形的文化资产。农业观光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是它的特色。有些观光园盲目发展,跟风而上,没有自己的特色,很难长期吸引人气,难以持续发展。农业资源缺乏深度开发,文化内涵不厚重,休闲旅游产品品味不高。要突出经济、生态、文化三种功能,建设多功能园区。因此要科学合理布局,突出建设重点。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功能效益、人文理念、产品特性、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以农为本理念,讲求区域特色,强化内部设计,优化分区布局,实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农业园林景观的和谐统一,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江城区乡村旅游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台账等。
2.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促进乡村旅游大力发展,跟踪落实,抓好项目落户。
3.积极申报关于推动乡村旅游项目发展的系列扶持,争取得到上级的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