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务微信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长者专区
热门搜索:
疫情公积金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
首页 走进江城 资讯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江城 政府数据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信息公开
关于打造我区夜文化经济消费,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文章来源: 江城政协    发布时间: 2020-06-30 10:46:02
字号: [ 大 中 小 ]  

  近年来,“夜间经济”“夜文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热点。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中发现,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活跃度夜间强于白天。作为一个典型的南方滨海旅游城市,我市夜间经济一直比较活跃,但在管理上仍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特色,未能起到助推旅游业发展、拉动地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助推器,新动力。针对如何因地制宜地打造我市夜文化经济消费,从而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我市夜间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市市区的餐饮业主要分为饭店、餐厅、盒饭业、冷饮业、摊贩。从营业时间来看饭店、餐厅、冷饮业夜间营业时间一般为18点至22点,管理较为规范;摊贩夜间营业时间一般为22点至夜间2点,分布较散,缺乏规范化管理。从分布特点来看,饭店、餐厅分布较散,多分布于热门商圈;冷饮业主要分布在新型购物综合体附近;摊贩主要分布于住宅片区中央,多位于十字路口。从规范管理情况来看,摊贩、盒饭业缺乏管理,多为无证经营,管理难度大。目前市民消费习惯已由以往倾向于小型超市改变为倾向于新型购物综合体。

  二、夜间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夜间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是一种“吃、游、购、娱、体、学”等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当前我市已存在夜间经济发展的雏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我区暂未有对夜间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难以引导单一消费模式转型为多元化消费模式的转变。当前我区的夜间经济还没有统筹规划,缺乏政府引导,业态发展不平衡,模式偏单一,不利于打造具有阳江特色的夜文化。对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力不强。

  二是夜间经济对我区的公共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难题。小到夜间大排档占道经营、油烟直排、噪声,车辆乱停乱放等等问题,大到城市配套设施不完善等等问题。均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工作、共同发力,才能引导夜间经济走向良性的发展道路。

  三是夜间旅游项目、休闲娱乐项目过少。我区没有突出的夜间旅游项目,休闲娱乐项目也很少,不利于我区旅游业的发展。

  四是夜间经济缺少文化产业的支撑。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态势本身不强,夜间经济中其他业态未能与文化产业交叉融合,不利于健康夜文化的形成。

  三、因地制宜地打造我市夜文化经济消费的建议

  1、编制我市夜间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全市,特别是市区的夜间娱乐、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注重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并明确各部门职能,明确政府部门的指引与管理的作用。

  2、在市区热门商圈进行试点,探索“吃、游、购、娱、体、学”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可利用南恩街道至三廉公园一带,以南恩街道这类代表性老街为载体,利用现在的夜间经济基础,对当前的餐饮行业进行规范管理,合理规划摊位打造特色夜市。同时与地方特色结合打造旅游亮点,利用具有小城特色的“九街十二巷”,打造阳江特色夜文化。

  3、完善城市管理条例,加强夜间城市管理执法力量。对于夜间大排档占道经营、油烟直排、噪声,车辆乱停乱放等等问题,先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劝诫的治理手段,后采取依法查处的硬性手段,职能部门及时调整城市管理的手段措施,为夜间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4、注重文化特色的营造。利用文化演艺品牌带来的效应,科学规划南恩老街布局,拓展古城街区功能。建立漆器、风筝、传统小吃等民间手工艺制作区域,并设立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和科技馆,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文艺演出、讲座培训、创作辅导、非遗展演、科普教育等,推动民俗文化工艺品、文化创意品、名优特产品的销售。打造出一批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科教创意、影视传媒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相关附件:
相关稿件:
隐私声明 | 关于我们 | 使用帮助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适老化
党政机关
主办单位 : 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管理维护 : 阳江市江城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报障 : 0662-3106377 网站标识码 : 4417020001
粤ICP备05009592号-1 粤公网安备 4417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