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内容: 随着农村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在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同时,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但随之产生的污染,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区农村畜禽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养猪、养牛、养羊、养鸡等种类上,其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水质污染。畜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能通过地表径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从而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使水体变黑发臭。 2、大气污染。粪便经过发酵后会产生氨、硫化氢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特别是部分养殖场紧靠公路、村庄,恶臭造成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 3、生物危害。粪便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如不及时处理,就会滋生蚊蝇,使环境中的病原种类增多,病原菌和寄生虫蔓延,引起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危害人畜健康。 我区农村畜禽养殖污染产生的原因 1、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养殖业主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防治工作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尚未引起高度重视,重养殖轻治理、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仍然存在,没有做到养殖业污染治理和安全高产的综合发展。 2、防治措施不健全。一方面是大部分养殖场的建设都是因陋就简,虽配套建设了沼气池,但畜禽粪便经沼气池处理后,沼液、沼渣的污染物浓度仍然严重超过排放标准。另一方面是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工程,业主在治理资金投入上有一定困难,制约了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 根据对我区情况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对畜禽养殖户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治理,防止任意排污的现象发生。增强有关部门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把治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现状调查,制定工作计划,切实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 2、加大监管力度。加强项目审批的监管力度 规范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养殖业的发展,控制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凡新建、改建和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应当合理规划布局,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环保审批手续。经批准建设或前期已经建设的畜禽养殖场,要按养殖规模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环保及有关部门不定期对畜禽养殖场污染物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法排污的,责令整改并依法进行处理。对已经建成的畜禽养殖场未落实污染防治措施的,要按统一标准,逐一进行整改,确保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到位。对个别屡教不改,整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要采取强制措施,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严肃查处。 3、应用生态技术。将养殖场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建设和无公害食品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发展农牧、果牧相结合的牧-沼-果、牧-沼-菜等种养模式,实现对有机营养物质进行多层次的利用,达到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