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及建议:
未成年人强则国家强,未成年人兴则国家兴。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直接影响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兴亡。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具有十分紧迫而重要的意义。
真正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全社会的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部门、家庭和学校等密切配合,对青少年进行全面健康的教育,加强对犯罪青少年的人文关怀和教育管理。
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针对社区预防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在各社区成立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制定出本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目标,确定责任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
2、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严禁出入网吧,优化青少年的网络环境。加强到网吧的监督和管理,对网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依法打击非法网吧,对辖区内的非法网吧要进行重点整治、清理,可通过辖区居民举报、深入社区检查等形式,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打击与管理并举,防止非法网吧的滋生。
3、推行法律进社区活动,推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应对青少年服务中心等类似机构,针对家庭、学校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在社区中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提高青少年的防范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可通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互动法律学习活动,通过举报法律讨论会、案例分析会、法律知识竞赛等主题活动,调动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发放法律宣传材料,向青少年推荐合适的普法读物、歌曲、影视作品。
4、积极开展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广泛开展社区禁毒宣传,在社区设立宣传栏、展板等,组织青少年开展多种形式远离毒品宣传活动。对于吸毒青少年要组织进行帮教,长期跟踪服务,关心他们,使之减少生理和心理对毒品的依赖性,远离毒品。
5、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定期聘请专家进入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加强青春期心理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或设立心理辅导室和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辅导网站等,对青少年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服务,最大限度地防止违法犯罪心理的产生。
6、推广社区矫治,认真做好青少年的挽救工作。应当建立社区矫治体制,对被法院判处管制、缓刑的青少年罪犯置于社区内,成立社区矫治中心,由社区矫治中心在帮教人员的协助下,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使其顺利回归社会。由社区矫治工作者应负责对矫治对象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教育学习、组织开展公益劳动等。充分地利用社会力量与社会资源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消除青少年罪犯对社会的排斥感,从而有效地防止其重新犯罪。
7、完善帮教体系,逐步建立青少年累犯的监控网络。社区要与司法机关、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等单位等密切配合,健全回访制度,完善帮教体系,促使失足青少年自强自立、改过自新。建立健全刑满释放青少年的社区监控网络和管理体系,这样一是为研究青少年犯罪现象以及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原始材料和事实依据;二是可以在摸清被矫治人心理特点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因人施教,对症下药,积极做好回访教育工作;三是可以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失足青少年(包括外出务工人员以及外来人员)的跟踪帮教,为其就业安置等给予扶持;四是有助于及时发现失足青少年再犯的苗头及趋势,为进行重点预防提供目标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