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街道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根据中央、省、市、区有关部署要求,现经主要领导同志同意,结合街道实际制定了《中洲街道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中洲街道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阳江市江城区中洲街道办事处
2025年1月7日
附件
中洲街道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关于安全防范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全面排查整治各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岁末年初重大事故灾害发生,自即日起至2025年3月,在全街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中办发电〔2024〕38号文件、《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关于强化今冬明春重大事故灾害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安委明电〔2024〕4号)以及粤委发电〔2024〕66号文件、《广东省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粤安〔2024〕17号)、《阳江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阳安〔2024〕12号)、《阳江市江城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江安〔2024〕10号)精神,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有力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坚决防范冲击群众心理底线的事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二、主要内容
(一)迅速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1.狠抓工程建设领域大排查大整治。重点关注临水临崖、地下施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等危险性较大的项目,紧盯爆破作业、大型预制构件吊装、桩基础处理、支架搭设、支架预压、混凝土浇筑、支架拆除等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高风险施工环节,刚性执行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管理规定,坚决杜绝冒险作业和盲目施救。严厉打击违法分包、转包、挂靠和“边审查、边设计、边施工”等行为,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知识培训,严防盲目抢工期、赶进度,严惩严处违法违规行为。(经济发展办、应急管理办、综合行政执法办、企业服务室依职责落实)
2.狠抓交通运输大排查大整治。聚焦道路交通“两个下降、一个零发生”的目标,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深刻吸取近期多地大客车侧翻、起火教训以及我市涉重型半挂牵引车、重型货车事故教训,加强“两客一危一重货”等重点车辆安全监管,开展重型半挂牵引车、重型货车安全综合整治,聚焦运输工具安全技术状况和驾驶员等关键岗位人员行为,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严查“三超一疲劳”“带病运营”等非法违规行为。深入排查整治公路沿线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安全风险隐患,结合实际加大巡查监测频次和隐患排查力度。(中洲派出所、经济发展办、应急管理办依职责落实)。
3.狠抓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大排查大整治。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企业、高危工艺企业安全风险防控,落实防冻防凝防泄漏等冬防措施,严格特殊作业、检维修、开停车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办负责)开展烟花爆竹旺季联合督导执法检查,强化春节、元宵等重点时段烟花爆竹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烟花爆竹违法行为,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应急管理办牵头,中洲派出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城西所依职责落实)
4.狠抓工贸企业大排查大整治。加强粉尘涉爆等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紧盯岁末年初检维修设备设施过程中可能涉及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等特殊作业,加强开停工、检维修、设备调试、生产异常等非正常工况的安全管理,强化危险作业应急处置,严防盲目施救造成人员伤亡。(应急管理办负责)
5.狠抓城镇燃气大排查大整治。紧盯“问题气、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问题管网、问题环境”六个方面,加强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城镇燃气分输站等重点设施、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工作,检查供气管道及附属设施、用户燃气设施、消防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情况,重点关注极端天气对供气管网和设施产生的低温冰冻影响;强化企业、养老院、餐饮场所、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燃气安全问题整治,大力排查使用燃气的餐饮场所是否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是否具能正常使用,深入排查整治生产、充装、经营、配送、使用全过程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经济发展办负责)
6.狠抓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深入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持续推进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和畅通消防“生命通道”等专项整治,分时段、分行业、分区域组织仓储物流、新能源生产经营企业、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商场市场、旅游景点、文博单位、宾馆饭店、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医院、养老机构开展安全隐患风险排查、安全规程制度检视、签订安全承诺书“三个一”活动,督促指导做到安全“六到位”。发动基层力量集中开展“敲门行动”,对负责人和员工开展典型火灾事故警示教育“大约谈”,紧盯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和全国全省“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夜查行动”,深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强化综合救援准备工作。(应急管理办、中洲消防站牵头,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7.狠抓水上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吸取今年以来多起船撞桥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全街通航水域桥梁安全大排查。紧盯“三无”船、自用船、工程船、渡口渡船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商渔船防碰撞、防范船撞桥、“三无”船舶清理整治等专项工作,加强重点渔场和航道交叉海域的巡查执法。严厉查处内商货船违规载客、河船舶从事海上运输、船舶超载、未按规定使用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违法违规行为。(经济发展办负责)
8.狠抓旅游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紧盯春节、寒假期间旅游热点地区,深入排查高风险游乐设备设施,对大型游乐设施,以及高风险游乐项目开展安全检查检修,坚决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同时,要加强未开发、未开放以及缺乏安全保障区域安全风险提示提醒,引导游客文明旅游、安全旅游。(新时代文明室负责)
9.抓好其他领域大排查大整治。加强民爆用品、船舶修造、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聚焦认不清、想不到、易忽视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狠抓真排查真整治,强化落实春运、春节期间、全国全省“两会”等重点时段安全防范措施。(应急管理办等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二)持续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专项行动
10.深化专家指导服务帮扶行动。街道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对接,做好省“万名专家下基层、服务帮扶促安全”行动服务保障和发现隐患问题整改工作。要认真研究我街冬春季节及行业领域特点,梳理我街岁末年初最容易发生的灾害事故,总结复盘、找出规律,聘请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专家,结合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低温冰冻灾害隐患排查整治、森林特别防护期防灭火专项行动等工作,认真对接区应急局做好安排专家深入一线、深入企业开展指导帮扶行动,帮助解决基层企业单位实实在在的问题,充分发挥专家智力支撑作用提高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应急管理办牵头推动,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11.持续推动各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深入摸排各行业存在突出安全隐患的老旧设备设施更新淘汰需求,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危路危桥、游乐设施等重点领域老旧设施更新改造,推进危化品、城镇燃气、营运车辆等重点领域安全技术装备更新,引导居民加快淘汰老旧和安全标准低的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具等,针对性制定配套政策,鼓励推广先进实用安全装备,推动解决一批本质安全“老问题”。(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12.压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突出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带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落实,切实提高企业隐患排查和整改的质量。认真贯彻刑法修正案(十一)和《安全生产法》,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媒体曝光等手段,加强两法衔接,严厉查处重大违法行为,以“严执法”倒逼企业“真落实”。(应急管理办牵头,街道其他有关部门依职责配合)
13.强化高速公路和国省道风险管控。深刻吸取梅大高速“5·1”坍塌灾害教训,会同市、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和业主单位加强路基高边坡、斜坡路堤及软土地基等特殊路基边坡检查、监测,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落实高速公路动态管控机制,加强数据分析研判和信息发布,通过多种手段及时向司乘人员及相关单位提供交通异常、突发情况等提醒服务,必要时及时对高速公路予以临时封闭等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对国省道路面及周边环境的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建立档案及时整改销号。(经济发展办、中洲派出所依职责负责)
14.强化电动自行车安全监管。聚焦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安全整治,以生产、销售、改装、使用、停放充电、报废回收等环节为重点进行全链条监管。(应急管理办、中洲消防站牵头推动)
15.强化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安全监管。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安全管理的意见》以及省市区有关要求,加强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好规划建设和日常安全监管。(企业服务室牵头推动,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16.强化其他高危环节安全监管。督促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电气焊(割)等特种作业、限额以下“小施工”管理、建筑保温材料、“九小场所”和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火灾隐患、重大文体和大型群众性活动、高风险体育项目等“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监管职责,以点带面提升全街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17.认真落实“国考”发现隐患整改工作。严格落实国务院考核巡查组对我省提出的整改意见,对照问题清单,举一反三从深层次分析典型问题根源,通过整改“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规范“一个行业”,以点带面开展排查整治,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和“三管三必须”责任。(街安委办、街消安委办牵头,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指导本行业领域隐患整改、排查整治工作)
18.从严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加大事故提级调查和督办工作力度,对出现瞒报、谎报等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大的事故从严查处。(应急管理办牵头)
(三)迅速开展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19.狠抓低温冰冻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入开展低温冰冻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聚焦道路交通、电力、通信等重点领域和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重点部位,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农情调度,指导农户落实水稻、果树、蔬菜、畜牧及水产养殖业的防寒措施。加强监测预报预警,针对可能发生的低温冰冻灾害,提前对接应急抢险救援力量,及时有效处置突发情况。(街道三防指挥部牵头,指挥部有关成员部门依职责落实)
20.狠抓水利工程设施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刻吸取韶关“4·20”暴雨灾害教训,组织开展河道清淤清障工作,深化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四乱”问题和妨碍行洪突出问题清理整治,加快水毁工程修复,坚决治理影响河道行洪安全问题。排查水利工程防汛安全管理,强化涉水在建工程度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防控,检查水库、水闸等闸门启闭设备,进一步提高洪水调度能力。健全完善防御洪水方案、水库调度运用计划、城市洪涝联排联调机制等。(水务服务部负责)
21.狠抓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刻吸取梅州“6·16”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易受灾地区地质公园等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管理,提高地质灾害预警科学性、准确性。综合运用“人防+技防”手段,完善群防群测机制,强化科普宣传和避险演练,切实提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预案建设和灾情险情处置,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避险复盘分析,优化避险转移方案,切实做好临灾预警。(应急管理办牵头,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22.狠抓易受灾高风险区域大排查大整治。开展城市易涝点、危房、简易工棚、铁皮屋、泥砖房和易受灾地区农场、渔排养殖场、渔港(避风塘)等隐患排查整治及风险防控。(经济发展办负责)
23.狠抓森林火灾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持续开展“猎火”和“五清”专项行动,落实清坟边、清林边、清地边、清隔离带、清旅游景区内可燃物的“五清”。依法严厉打击野外违规用火行为和惩处森林火灾肇事者,完善并落实野外违规用火有奖举报机制,坚决防范人为引发森林火灾。(中洲派出所、经济发展办、应急管理办依职责落实)
24.加强地震灾害防御工作。紧盯重点地区震情趋势变化,立足防大震救大灾,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加快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和损失预评估,对重点地区土坯房、砖混结构房等易倒房屋,开展排查摸底,落实抗震加固措施,组织开展针对性演练,提升应急避震能力。(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四)持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5.提升“镇自为战、村自为战”能力。建立健全基层自救互救工作机制,发展一批在村常住、责任心强、群众认可的村民或老党员作为转移协助员,配合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完成群众转移工作。完善“一页纸”预案,让干部群众熟悉掌握转移谁、何时转、谁来转、转到哪、安置管理等“五要素”。持续推进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破解“三断”极端情况下通讯难题,加强与企业合作,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应急管理办负责)
26.有序做好冬春救助工作。摸排受灾群众救助需求,制定冬春救助具体实施方案,重点关注倒房重建户、农作物绝收户、家庭财产严重损失户及受灾的低保对象、留守老人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需求。(应急管理办、公共服务办依职责落实)
27.完善监测预警工作机制。对典型灾害教训进行复盘总结,落实预警、响应、反馈闭环管理,进一步完善直达基层责任人的暴雨洪涝临灾预警“叫应”及跟踪反馈机制。紧盯地质灾害发生的滞后效应,以及持续降雨导致地质灾害叠加风险,延长监测监视期。(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28.强化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提升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扎实推进水利、气象等领域设施项目建设。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深入实施提防达标加固三年攻坚行动,扎实推进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水务服务室负责)
29.强化安全宣传引导。落细落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宣传“五进”工作,利用广播、电视、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滚动播放安全公益短片,通过发动志愿者进门入户等方式讲授家庭火险自查、应急避险等基本技能,引导居民做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开展简单易懂、寓教于乐的安全宣传教育,指导帮助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做好安全防范,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良好氛围,增强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切实筑牢安全生产人民防线。(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30.强化值班值守工作。全面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扎实做好春节、“两会”等重要时段值班值守工作,坚决落实重大事故灾害和重要敏感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要求,坚决杜绝迟报漏报谎报瞒报。(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31.强化应急准备工作。开展典型灾害救援处置复盘检视,着力查隐患、补短板、强弱项,有针对性加强贴合实战的应急演练。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要时刻保持应急状态,在高风险区域和敏感时段提前预置物资装备,确保遇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及时响应处置。做好事故灾害现场处置,强化现场管控,严防发生次生灾害。(街道各有关部门依职责落实)
三、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企业、各村(社区)迅速开展自查自改(2025年1月15日前)
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聚焦当前难点弱项,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督促企业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建立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台账,迅速落实问题隐患整改,对无法立即完成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安全防控措施,限期完成整改闭环。
第二阶段,街道各相关部门组织深度排查和实地督导检查(2025年1月15日至2月)
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同时,结合各项专项行动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检查督导,严查各类非法违法和违规违章行为,推动企业真查真改风险隐患,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专项行动,系统梳理形成常态化长效机制(2025年3月)
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总结专项行动取得的成效,及时反馈报送有关总结材料,系统整理安全防范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推动互学互鉴,不断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巩固专项行动成果。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村(社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专项行动,切实加强对专项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实行清单化管理,建立多通报、多发督促函、多暗访及多拍摄隐患场景的安全督查长效机制,严格落实整改和管控责任措施,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对重大事故灾害隐患要逐级进行挂牌督办,实行闭环管理、逐一销号,严防漏管失控引发群死群伤。
(二)强化协作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上下联动、强化左右协同,既要加强对本系统本领域专项行动的统筹谋划、组织实施,加大督办落实力度,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同时也要强化部门间沟通协调、联合行动,注重运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问题隐患,降低企业现场检查频次,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提高协同监管效能。
(三)及时反馈工作进展。请街道各有关部门根据专项行动各项任务时间节点,抓紧推进相关工作,并分别于2025年1月15日、3月30日前向街安委办报送工作进展和工作总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