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区商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市、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要求,以及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区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433”工作部署和区委“1338”工作要求,建设中国厨房用品制造名城、广东(百亿)激光光谷、阳江最大电商基地的工作目标,为推动江城高质量发展贡献商务作为。
一、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一)招商引资方面:2023年,全区共新引进项目98个,投资总额360.6亿元,投资总额完成全年任务(200亿元)的180.3%;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3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其中:市外内资和外资项目41个,投资额222.45亿元。
(二)外贸进出口方面:2023年,预计全区累计进出口总额为58.38亿元,同比下降11.99%,比1-6月降幅收窄11.43个百分点;完成市下达外贸进出口任务68.98亿元的84.63%;其中出口55.57亿元,同比下降10.14%,全年外贸出口降幅预计比上半年收窄19个百分点;进口2.81亿元,同比下降37.42%。
(三)市场消费方面:2023年1-11月,我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43亿元,同比下降2.8%,完成市下达的203.2亿元的82.4%。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46.09亿元,同比增长1.2%。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招大引强,全员招商势头强劲。一是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强力推进。“一把手”带队外出招商带动全员招商全面开花结果,今年以来,党政主要领导外出开展招商对接活动和拜访考察企业52批次,102家次,其中区党政一把手带队前往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招商27批次,拜访行业协会商会和项目企业70家次,邀请客商到江城考察洽谈62批次、122家次。二是全员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镇(街)和单位外出开展招商考察对接活动共115批次,已收集全员招商项目信息共87条,区商务局编写出具项目考察报告30份。完善全员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修订《阳江市江城区全员招商引资流程指引》、《江城区全员招商引资若干工作制度》、《全员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制度》,编制江城区产业图谱编制;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项目招商取得突破。电子信息产业引进投资总额130亿元的电子新材料先进制造产业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引进投资总额30亿元的智能高车制造项目,总部经济产业项目正在对接南京领行科技有限公司T3智慧出行华南区域总部项目,2024年初落地;智能家电、新型储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招商步履坚实。四是招商推介力度空前。编制全新的《江城区投资指南》和《关山月故里,创业者福地》招商环境宣传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招商专题推介会活动,外出开展招商专题推介会6场,举办江城区投资环境推介会4场,其中在广州市举办深度融湾、共创未来——2023阳江市江城区(广州)产业招商推介会,组团赴苏州、武汉、东莞、香港参加阳江市产业招商推介会,江城区逆水龙舟大赛系列活动期间举办首届中国(江城)厨房用品博览(展销)会的契机,全方位宣传江城区打造中国厨房用品制造名城谋划,重点开展厨电产业招商推介。五是“拿地即动工”改革助力项目快落地。智能光电生产项目和精密设备智造项目顺利摘地,铭泽智能脚轮、昭臻烤炉项目拿地即动工进展顺利。
(二)逆势前行,力促外贸稳拓添动能。一是推动食品加工类重点进出口企业扩增量。预计全年食品加工类进出口总额达9.92亿元,同比增长11.2%。二是构建外贸企业跨境电商新业态。重点推动安佳乐厨业有限公司、金百利贸易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加大力度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努力开拓新兴市场,推动企业线上与线下交易融合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外贸新增长点。三是全力优化外贸企业服务。建立区领导挂点重点外贸企业工作制度,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月活动;落实局股级以上干部点对点接地气服务企业制度,协调海关、税务、金融、人社等部门,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市场拓展、上下游供应链、订单、资金、用工等领域的困难;举办外贸企业海关业务培训班,提升企业出口业务报关和规避外贸风险能力。开展阳江致富皮革制品有限公司、阳江市洋兴实业有限公司、广东鸿轩集团阳江实业有限公司等36家外贸出口企业重点监测,防止外贸企业产品外流。
(三)多措并举,致力市场流通体系提质升级。
一是打造商业建设体系发展新引擎。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示范县于2023年10月30日申报成功,获得中央专项扶持资金1000万元,为培育我区县域商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目前已完成第一批入库项目300万元奖补资金的拨付。二是全方位促消费。重点引导各大商超、餐饮、家电销售、汽车销售等限上企业开展让利促销营销活动,2023年共组织60场次规模大小不同、形式多样的促销营销活动,推动提振消费信心和消费市场逐步回暖。三是着力稳定汽车消费。联合市商务局和市汽车流通行业协会,共开展5场汽车展销会,成交汽车近1400辆,销售额为1.8亿元左右。四是着力提振家居家电行业消费信心。组织发动我区13家限上家电企业参加“2023年家电换新活动”,开展灵活多样的促销营销活动,全力推动家电消费增长。五是政银合作促消费。春、夏季消费券活动中全区共有餐饮类、商超类、住宿类商户115家参加,合计发放消费补贴500万元。中国阳江首届厨房用品博览(展销)会期问发放30万元家电消费券,推动展销家电消费。六是着力推进“下转上”培育。加强动态监测和月调度,已推进49间企业完成入库手续。七是加强商贸流通纳统企业调研指导。强化与统计、税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联动和纳统调度,对全区下降幅度较大限上企业、48家限下商贸企业开展核查指导,督促企业按要求执行报表上报制度,加强预报数据评估,推动商贸企业应统尽统和社消零数据不重不漏。
三、存在问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项目落地率不高。一是受2023年上半年大势影响,招商项目难以落地情况比较普遍;二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环保节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数量不多,大项目相对较少;三是镇(街)和区直单位全员招商不平衡,项目质量参差不齐。
(二)外贸形势负增长逆转难。一是外贸企业订单相对往年呈下降趋势。二是产品结构性负增长仍主导整体外贸形势。三是代理出口崩塌式下降对整体外贸基数影响较大。
(三)市场消费需求继续放缓。汽车、燃油等大项商品消费持续下行,柴油销售零改批,限上企业基数比例与其他县(市、区)对比相对较大,致使2023社消零负转正支撑不足,拉动减弱无法逆转。
四、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局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统领,按照省、市、区的经济工作部署要求,以新的担当、新的作为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区发展大局,助力江城高质量发展。
(一)抓精准高效招商。一是全面融湾招商。加快“融湾”步伐,深入对接大湾区核心区和“双区”产业转移,围绕产业发展定位精准招商,提升产业链精准招商成效。二是强化珠海对口帮扶联合招商。加强与珠海第二轮对口帮扶交流合作,积极开展联合招商,抢机遇推动江城片区成为“双区”和两个合作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产业集群配套基地;三是突出抓好重点项目落地。坚持把解决项目落地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提前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签约项目的土地规划指标、用地安排等保障工作,力促电子新材料先进制造产业园、T3智慧出行华南区域总部、智能高车制造、纳米新材料等签约项目尽快供地、供地项目尽快建设、建设项目尽快投产见效;四是继续推动落实好“拿地即动工”改革工作,提升项目落地效率,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五是突出招商团队服务。加强全区招商引资工作统筹,加快组建招商引资、企业筹建和企业服务三个团队,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审批程序,完善招商项目引进审批实施工作流程制度。
(二)促外贸提质转型。一是推动企业转型提升抢订单。支持和引导企业开展技改创新,开发生产新型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抢市场;二是全方位强化企业服务。全力做好企业跟踪服务,加大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扶持政策力度,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推广“阳江餐厨、五金、刀剪”品牌;三是继续实施“阳货行天下”工程,发动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进博会、东盟博览会、大湾区城市间的展览交易会、香港国际采购汇、香港创智营商展、澳门环保展等展会,推进江城区企业利用大湾区展览贸易平台,开展国内外交流,寻找合作商机。四是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资源性原材料进口。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迅速膨胀我区对外贸易规模。
(三)抓消费挖潜增长。一是挖掘企业潜力,增加销售渠道。鼓励、支持企业利用节假日,开展优惠促销活动,以节庆促消费,以活动带消费,重点办好2024年春节期间“年货节"促消费活动。二是加强统计执法,做到应统尽统。严格企业报表上报制度、加强统计执法,要求相关部门做好统计调查和数据评估工作,实地走访部门、企业,通过调查和分析,及时掌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做到应统尽统,确保商贸统计数据不重不漏,真实准确反映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三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新业态。鼓励大型商超企业,依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突破消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实行“互联网+商贸”模式,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体验消费、享受服务的需求,强化企业发展新功能,增加企业创收新渠道。
(四)抓县域商业建设提升。一是以镇街为重点,打造乡镇商业聚集区为主攻方向,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二是加快建设区级物流中心和镇街快递物流站点,完善区镇(街)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三是推动一批县域前置仓、物流仓储项目,丰富发展多种商业业态,组建商贸联合采购平台,改善优化县域消费渠道。四是发挥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平台作用,优化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应用水平,增强农产品上行动能。五是引导商贸流通企业综合性服务转变,引导特色产业跨界融合,提高生活服务供给质量。六是改造提升家电销售网络和仓储配送中心,优化绿色家电下乡,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