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真抓实干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现将2022年我局主要工作情况和2023年工作要点报告如下:
一、2022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严抓严管,坚持不懈抓党建工作
通过“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领域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项,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24次。及时选举新一届局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委员及下属支部支委,实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全力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种植业方面,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3288万亩,比去年同期增2.26%。其中大豆播种面积0.2714万亩,同比增5.6%;全年粮食总产量5.8256万吨以上,实现全年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增”。10268.83亩撂荒耕地全部完成复耕复种任务。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1.3万亩全部完成市级竣工验收,2022年任务1万亩已完成建设。畜牧业生产方面,畜牧业生产方面,牛、羊、生猪、家禽等畜禽饲养、存栏、出栏量较去年同期均稳定增长,牛饲养量0.7286万头,羊饲养量0.3163万头,生猪饲养量44.2607万头,禽类饲养量269.2361万只。渔业生产方面,渔业总产量148940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67413吨;海水养殖产量49444吨,淡水捕捞产量5150吨,淡水养殖产量26933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水产养殖执法检查,加强尾水处理宣传,督促相关养殖户做好水产养殖尾水设施建设。
(三)多措并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1.乡村振兴机制不断完善。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部署,构建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形成了区、镇(街道)、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2.产业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一是江城区香蕉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2-2023年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阳江市海壹生物科技公司和阳江中弘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入选2022年阳江市海洋渔业跨县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主体。二是积极开展示范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创建,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市级5家,区级3家(还有5家区级流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46家,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6家;示范性家庭农场省级1家,市级8家。三是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坚持品牌兴农,认定益农信息社78个。四是坚持科技兴农,推选出2022年农业主导品种34个、主推技术16项。五是打造10条特色专业村和1个专业镇,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镇。
3.镇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持续深化“三个三”行动,拆除危、弃房1589间,拆除面积约7.8万平方米,清理乱搭乱建、违章建筑1431处,清理面积约3.7万平方米,扎实开展“四小园”建设。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截至目前全区627条自然村村道路面实现硬底化完成率100%,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完成率93.3%;全区自然村集中供水完成率达99%以上;366条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率58.37%;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完成农村厕所摸排系统录入户厕数量53330户,其中有卫生厕所的农户数量47862户(不含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厕所、不含该户无厕所),无卫生厕所的农户数量5468户(含长期有人居住和长期无人居住户),累计完成卫生公厕建设数193座。
4.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扎实推进。重点打造“山月江湾”、“罗琴雅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山月江湾”示范点采取与国有企业合作引用社会资本建设,投入1.5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入1.5亿元,基本建成。“罗琴雅韵”示范带全长26公里,计划总投资3亿元。积极发挥示范样板作用,推选岗列街道对岸渔港参加“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活动中特色名村的“广东美丽渔港”评选,在13个参评渔港的网络投票环节中获第二名。埠场镇那蓬村被评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四)坚持人民至上,确保主管行业领域平安有序发展
1.毫不松懈抓好渔船渔民和农村的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十一个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组,不定期的到各镇(街道)以及两渔港联合防控,切实做好农村和渔船渔民、渔港渔村疫情防控工作。制定渔港渔船渔民防风期间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持续压实各渔船(渔民)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职责,对在阳江海域港报告、航行轨迹等情况进行渔船网格化管理,加强系统监测工作,落实“定人联船”、细化“一人一船一策”。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主管行业平安稳定发展。重点聚焦农资、饲料、农药、沼气、农机、渔业船舶与防风度汛等关键环节,不断加强日常巡查监管与隐患排查整改,据不完全统计,安全生产检查135次,出动车辆150次,出执法船艇22艇次,登船检查渔船577艘次,出动人员1866人次,检查经营店(养殖场)313家,发放宣传资料1666份;办理来访、网访、信访件共35件,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保障健康稳定的行业秩序。
3.加强海洋执法监管,保护海洋与渔业资源。一是严格执法打击非法捕捞。查处违规案件76宗。查扣涉渔“三无”船舶、浮筏共36艘,出艇156艇次,车辆82辆次、派出执法人员1265人次,检查渔船368艘次。二是执法监管落实休(禁)渔制度。休、禁渔期间,开展执法行动70次,出动执法人员530人次,同公安联合开展行动打击违法捕捞、走私并宣传普法知识,清理管辖海域的定置网具3000多米;三是落实海监执法。巡查辖区海域30航次,执法车辆18辆次,执法人员142人次。四是组织人员对我区96艘免休钓具渔船开展甄别工作,确保渔船“不安全、不出海”。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较多。二是“三农”人才队伍有待进一步补强。三是“三清三拆三整治”仍不够彻底。四是资金投入与建设目标不相匹配,资金缺口较大,资金支付较慢。五是项目建设用地审批问题致使部分项目进展慢。
三、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我局将立足“三农”工作大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锚定发展目标,聚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新担当新作为,全面推进我区乡村振兴。
(一)夯实农业基础,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一是抓好春耕备耕工作,全面落实粮食生产种植和产量任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二是做好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三是发展罗非鱼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传统养殖方式升级改造,年底完成近岸海域海水养殖尾水治理任务,完成数字渔船监管系统建设。
(二)强化统筹协调,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深入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持续推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展多条村特色产业,发展白沙鹅产业。做好“漠阳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工作。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九大攻坚”工作。
(三)积极谋划布局,加快推动项目建设。谋划2023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申报,全力以赴推动对岸一级渔港建设工作,开展实施2022年度广东罗非鱼产业集群罗非鱼精深加工厂升级改造项目(二期),推进阳江市江城区香蕉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2023年市级验收。
(四)深化体制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坚持规划先行,强化农村宅基地管理。推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发展试点工作,落实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自查验收工作任务。指导、协调镇(街)去推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工作,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五)筑牢基层屏障,抓实抓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好上级关于新冠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部署,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督促农业农村行业落实防控责任,加强疫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力度,压实镇(街道)主体责任,全面筑牢农村疫情防控严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