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区教研室举办课题中期研讨会
为了解课题的研究进度,检验研究效果,加强各实验学校的发展及交流课题研究的动态、进程与研究经验,近日,江城区教研室举办省级课题《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中期研讨会。
该课题是由江城区教研室邓梅老师主持的“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科研课题。”除了课题组全体成员,还有来自全区各小学及部分市直学校15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参与了该项活动。
“问题即课题,越难上的课越值得去研究”,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本次研讨会重点对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及课外阅读指导教学这几种老师们认为最难上的课堂教学展开了研讨。如阳江市实验小学的梁玉环老师向大家展示的课例是习作课:美丽的秋天。她一开始就展示了多幅生活中的秋景图,让“秋天”看得见,可赏、可感受,把作文生活化,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及激发写作欲望,接着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想写的景色罗列出来,拟定习作的框架和脉络,然后引导学生如何写好其中的一个场景,最后进行详细的指导讲评。这种习作教法简单有效,从篇章结构入手,再到重点文段的指导,特别是思维导图的运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写作的效率,也避免了离题的风险。
金郊小学冯园月老师向大家展示的是课外阅读指导课:曹文轩纯美小说阅读指导。她的教学环节非常清晰,按照梳理情节,感知小说内容——品读人物形象——学习小说的表达方法——感悟明理——推荐阅读系列作品的思路进行教学。让我们看到课外阅读指导不仅仅是让学生泛泛而读,而是有“根”的,要引导学生钻进阅读内容中去,有所得有所思。如课堂上既有对小说内容的梳理又有阅读方法的指导,有重点文段的品读,人物形象的感悟,有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还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一节指导学生“读整本书”的一个很好的课例。
江城一小城南校区欧玉怀老师向大家展示的是口语交际课:我想发明的机器人。欧老师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和活泼的机器人教具创设了一个愉悦的交际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人人能说。课堂上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很充分,特别是学生之间质疑、答疑的环节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三位老师的三节课均得到听课者的好评。本次活动为江城区小学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开展科研课题研究及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上课老师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听课者积极参与了评课交流活动,最后达成了一个共识:这种以课程为依托、课题为抓手、以课堂为阵地的教学研究,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