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点实施办法》(简称《考试办法》)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实施办法》(简称《注册办法》)两个文件,并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文件透露,从今年起,广东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拟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举行一次,同时教师资格证首次注册合格后,每五年定期注册一次。两个文件的实施打破了一直以来教师资格证终身制,缩短了教师资格证的“保质期”。
政策要求
笔试和面试均通过方可拿到资格证书
不同于以往的考核方式,《考试办法》规定,广东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过关方可进行面试,两次考试合格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笔试采用纸笔考试方式进行,面试采取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通过抽题、备课(活动设计)、回答规定问题、试讲(演示)、答辩(陈述)、评分等环节进行。笔试各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面试备课时间20分钟,回答问题、试讲、答辩时间共20分钟。
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关于教育的理论知识必不可少,自身的知识储备过硬、心理素质过关、教学能力突出等多方面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资格证的笔试将侧重考察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逻辑推理等基本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
除了充足的知识储备,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也很重要,用什么方式把自身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是每一位为人师者的思考方向。而在新的教师资格证考核中也推出了面试这一模块。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按国家统一规定,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举行一次。笔试时间一般为每年3月和11月,面试时间一般为每年5月和12月。笔试和面试均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中心)颁发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注册办法》规定,教师取得与教学岗位相应教师资格后方可申请注册,且教师经首次注册合格后,每五年应申请一次定期注册。
教师赞同
定期考核注册有助于教师查漏补缺
就读于师范院校的小莫是一名大四学生,她打算毕业后当一名中学教师,刚好碰上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第一年。去年9月份,她开始购买教材,认真为11月份的笔试做准备。“因为我不是师范专业的,有的课程没有修过,有很多专业知识是在书上看到的,第一次系统地学习与教师相关的课程,收获很多。”小莫说,很多有关教育学的专有名词都是第一次在教材里看到的,很有意思,和同学一起研究讲课技巧也让自己进步不少。
教师除了要把课上好,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学无止境,我不是科班出身,要付出更多。”小莫说道,定期投入系统的学习有助于查漏补缺,成功考取教师资格证可以圆自己的教师梦,而新推出的考试和注册改革则是在提醒她,当了老师后不要忘了学习。
阳春市圭岗学校的廖燕兰老师已经有16年的教龄,教学期间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大学毕业那年拿到的教师资格证已经伴随她走过了16个春秋,再过五年,她也要“回炉深造”,重新考取新的证书。
“我挺喜欢培训或者学习的,平时学习到的知识肯定是会派上用场的,就看看个人怎么灵活运用了。”廖燕兰翻阅考试要求和教材后发现,需要记忆的理论知识比较多,有些内容比较符合实际操作,帮助她了解学生。她坦言,平时备课、上课、改作业忙得团团转,还要顾及家庭,很少有机会和同行交流心得,五年一次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虽然会占用一些时间,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次自我反思和与同行交流的机会,压力虽然有,但也会有动力。
业内期待
在规范教师资格同时不增加教师负担
政策改革后,意味着广大中小学、中职以及幼师等在岗教师,每五年需申请定期注册,注册不及格,将被依法撤销或丧失教师资格。市教育局政教科德育专干周雪燕表示认为,教师资格终身制的打破,将有利于调动在岗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技能,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个体专业化水平。她同时强调,考核工作应注意其合理性,如果程序过于繁琐,不但不能让老师专心地搞好教育工作,反而加重教师负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谈到师德问题时,周雪燕坦言,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教师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教师因师德缺失而伤害学生的事件也屡遭媒体曝光,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周雪燕表示,教师资格的定期注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成为考量的目标,这将对教师起到监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教师行为。教师资格终身制的打破,淘汰机制的形成,能有效剔除教师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实施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是规范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之一。”周雪燕表示,教师资格考试改革,提高了教师职业准入门槛,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这对规范教师队伍起到正面意义。此外,改革不再区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也保证了教师资格考试的公正性与科学性,让更多优秀的非师范专业的人才投身教育事业,促进教师内部的良性环,这对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都有探索意义。
记者手记
提高教师门槛,把关教师质量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一个人从幼儿园的懵懂无知到大学的睿智成熟,这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是最宝贵的学习时间,期间多亏老师们的启蒙和教导。有时候老师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关爱的举动就能在学生的心里种下善良的种子,而老师错误的语言和行为也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阴影。
近年来,幼儿园各类虐童、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不断出现,七岁男童被逼接受紫外线“消毒”的惩罚,七名孩子因说话被老师拿电熨斗烫伤……校园里的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层出不穷。规范教师队伍,让校园呈现本该有的健康向上的风貌的要求,被再次严肃地摆上台面。而规范教师队伍的有效制度之一,便是实施严格地教师准入制度。
教师行业相对特殊,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所以教师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规范教师队伍,凭证上岗是一个很好的手段。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不光只是考察老师教课的能力,同时也会考察老师的整体素质,只有以严格的门槛选拔教师,才可以达到规范教师队伍。这样一来,证书的含金量提高了,滥竽充数之辈减少了,教师队伍质量也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