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亮点完成情况
1.禾虫产业蓬勃发展,广东稻花禾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设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华大集团深圳华大云谷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阳江市“多年生稻+禾虫”研究室,进一步提升了其科研实力。当前,全街禾虫养殖面积超1000亩,建成的禾虫工厂化育苗厂年产种苗可达20亿尾,能满足约1万亩的供苗需求,种苗已销往省内各地,年产值约900万元。禾虫产业研究院作为“一院一中心两基地”项目重要组成部分,采取国有企业牵头、央企助力、民营企业参与的建设模式,由阳江市江城区鼍城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项目投资总额约3719万元,占地约1.6万平方米,目前“一院一中心”完成总体工程量90%,预计年底前竣工并投入使用。
2.电商产业势头强劲,利用闲置的一埒小学建设占地5000平方米的第一埒电商创意园一期,目前整体建设已完成,预计年底正式运营。现有10家企业进驻,30家待进驻,据不完全统计进驻园区企业年营业额达5000万元。引进了阳江市广鸿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约500万元,利用红光小刀厂危旧厂房建设占地7000㎡的城西街道第一埒村乡村振兴街项目,通过整合资源统一规划,聚力打造第一埒电商创意园和第一埒村乡村振兴街,共同描绘电商产业“一点一带”发展蓝图。同时,在电商创意园完成城西街道(第一埒村)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的配套迁建,已吸引103名返乡青年参加“以技赋能 筑梦电商”培训后从事电商行业。此外,在第一埒村新设就业驿站为辖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也为辖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促进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3.公益事业屡获佳绩,城西街道红十字会全力当好困难群众的“暖心人”,架好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获评“广东省红十字会模范基层组织”。在第一埒村建立了全区首个乡镇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安全教学点,投放AED半自动体外除颤器一台,AED训练机两台,简易模拟人2套,海姆立克急救马甲一套,婴儿梗塞气道梗塞急救及CPR训练模型一套。开展“救在身边”心肺复苏(CPR+AED)培训班三期,累计培训87人,共发放证书87个。街道红十字会志愿者关基望,于2024年11月7日顺利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阳江市第4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4.民生实事高效落实,年初在阮西村举行第二届“乡村振兴杯”足球赛。国庆前夕,建成阮西革命老区村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举办2024年“庆盛世中华,建绿美城西”迎国庆健步行活动,同时开展“红歌献给祖国,唱响大美城西”活动。完成街道老人活动中心主体建设,修缮城西敬老院基础设施,建成阮西村规范化村级卫生站。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东砵南堡水闸,阮西水闸开工建设,完善阮西村水泵站建设,助力禾虫产业发展。推进“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完成建设农村公路“单改双”2.91公里。
5.绿美城西生态建设,街道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投入64.189万元植树11190棵,开展乡村绿化管护培训29场次,总体存活率达95.36%。建成青年林、红领巾林、巾帼林、博爱林、生态林等主题林地,与区民政局开展“弘扬婚俗新风尚,夫妻共植幸福林”活动等。
6.人居环境稳步提升,我街道龙湾村谭晓丹家庭荣获广东省“美丽庭院”户。抢抓“绿美江城、宜居城乡”风貌带建设机遇,补足全街道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在辖区内进行房屋美化、道路美化、提升绿化等,完成中洲大道、雅白线、江闸公路沿线风貌提升,已完成522栋房屋外立面提升,面积102025㎡。推行“地票”改革让“沉睡”土地焕发新活力,全街共发出“地票”及附属相关凭证83张,登记面积超4700㎡,整治破旧泥砖房122座,已完成全年任务100%。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联系爱心企业捐赠一批价值10万元物资支持乡村治理积分制,已对辖区四条村开展集中兑换活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热情。
二、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
1.全力推广禾虫种养。继续宣传推广“水稻+禾虫”综合种养模式,加快滩涂和池塘资源开发利用,力促在城西街道完成3000亩养殖规模,形成禾虫养殖核心区。
2.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加大攻坚力度,及时掌握和解决项目难题,推动中洲大道南延长线、龙湾片区污水收集工程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早日完工验收。
3.全力争取债券项目。继续优化绿美漠江河畔渔家灯火建设项目、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绿美乡村”整治提升项目、江城区城西街道“鱼米水乡”综合建设项目等三个债券项目,争取早日落地建设。
4.全力培育龙头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寻求城西工业园腾笼换鸟,激发工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工业技改提质增效,赋能工业转型升级。扶持符合街道“禾虫基地▪电商街区”发展定位的企业成为龙头企业,助力广东稻花禾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广东德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申报更高层级的龙头企业。
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办事处
2024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