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江城区城南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02725099589E/2024-00005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江城区城南街道办事处 成文日期: 2024-01-15
名称: 江城区城南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1-15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江城区城南街道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1-15  浏览次数:-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城南街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433”工作安排和区委“1338”工作要求,立足实际,主动谋划,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经济发展回升向好、街区升级初显成效、城乡协调不断优化、民生事业扩面提质、基层治理上新台阶、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和2024年工作思路总结如下。

  一、2023年主要工作举措及成效

  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我街道切实以优化指挥机制促统筹,以细化任务清单抓落实,以完善工作格局提效能。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将整体工作目标细化为每个分管班子成员和部门的具体任务,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及时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并完善奖惩机制,对工作进度和成效实行末位检讨制度,与干部年度考核评价挂钩,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班子挂帅、纪委督查、部门和村(社区)落实的大工作格局。

  (一)聚焦经济发展,促进综合实力提升。2023年预计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1893.5万元,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6058.9万元,规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销售额/营业额29277万元,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运行。街道始终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服务企业和营商环境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推动力:一是助力工贸企业提质增效,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企业工作制度,建立完善领导干部挂点联系企业工作制度,动员一切力量培育辖区升规纳统和税源企业,2023年完成9家企业升规纳统入库工作(工业1家,零售业4家,批发业1家,服务业2家,建筑业1家)。二是大力扶持商圈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扶持招商增租、协助追缴欠租款以及发动业主以商铺、车位抵租等方式返回业主租金,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共返租金额1870.9万元,接近前三年返租之和。三是充分拓展夜间经济。鼓励和引导名扬国际、新都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增加夜市等消费项目,打造夜间经济特色街区。

  (二)聚焦项目建设,推进街区提档升级。一是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围绕区委赋予的“特色商圈·文化街区”发展定位,全力推进太傅路历史文化街区项目和阳江古城“鼍城行大运”旅游体验线路改造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文化+”赋能促进老街区全面焕发新活力。太傅路历史文化街区项目一期(河堤路段)2024年春节前可顺利完成,“行大运”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将于2月6日竣工。二是推进城市更新。2023年城南街道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5个,现已基本完成6个,利用2022年老旧小区改造剩余资金改造好兴华楼,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三)聚焦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认真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实抓好扶贫资产项目后续管护,多措并举帮扶动态监测户,2023年返贫监测户为0户。二是推进产业振兴。利用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实施玉沙村产业振兴项目,购买6个车位出租产生效益,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1万元完成玉沙海库村道路硬底化项目,有效改善城中村道路,方便群众出行。建设玉沙社区体育公园,持续提升乡村居住品质。四是深化乡村美丽提升。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做好村庄道路、房前屋后、河道水塘等的整治,积极完善人居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7条自然村人居环境取得高水平的提升。

  (四)聚焦民生改善,稳步增进民生事业。一是持续推进民生兜底保障,切实做好帮扶救困工作,主动摸排困难群众,做到分类施保、应保尽保。投入150多万元建设好岗东社区、岭东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好江城区社区第一个户外劳动者驿站,示范引领社区服务全面提升。三是用心用情做好为老服务,升级建设岭东北长者爱心饭堂,通过“三个一点”的模式解决运营资金,并采取“党建+企业+志愿者”的服务体系解决辖区有需要老人就餐问题,运营以来累计服务超4000人次,社区养老服务实现全面提质,得到省委第十巡回督导组的高度肯定和老人一致好评。四建设岗东社区就业驿站,为辖区群众提供就业咨询、业务培训等服务,有力促进就业,保障民生,已有50多家企业入驻,并为200多名求职者建档立卡。

  (五)聚焦安全稳定,筑牢平安建设防线。一是筑牢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完善网格化管理,加强对企业和重点场所日常监督管理,全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及消防事故。建强应急队伍,迅速应对11号台风“海葵”带来的汛情,全力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累计转移安置受灾群众2156人,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抓牢社会治理。建立健全“综治中心+网格化+雪亮工程”工作体系,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在各社区成立居民议事会,创新说事评理机制,将人员稳控在本地、问题解决在基层、风险化解在萌芽。落实吸毒人员分级分类管控,妥善做好刑释解戒人员的生活安置,巩固戒毒效果,关爱涉毒人员工作得到市、区禁毒办充分肯定,帮扶典型案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今日说法》栏和广东卫视《南粤警视》上播出。

  (六)聚焦党的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根基。一是持续加强政治建设,街道始终坚持以理论学习推动思想深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制度。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社区党课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二是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提拔股级干部8名,推荐事业干部职员等级职级晋升5名,把年轻干部放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乡村振兴等一线磨炼,激发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实施“雏鹰计划”,组织近年新进公务员、三支一扶等年轻力量深入社区锻炼,队伍建设呈现新面貌。三是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严的基调,保持高压态势,持续纠治“四风”,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推动街道党风政风向善向好。组织全员认真学习《城南街道制度汇编》,确保制度人人熟知,自觉遵守、严格执行,扎牢扎实制度的笼子。

  二、存在问题

  2023年我街道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清醒的认识到,对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新都汇、玉沙塘尾村等历史遗留问题复杂面广,彻底解决问题的难度大;二是城乡环境改善、文旅商贸发展水平不够高,村级集体经济还不够壮大;三是干部视野不够开阔,谋划打造“特色商圈·文化街区”的思路不宽。对此,我街道高度重视,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24年工作思路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加强政治理论武装,不断巩固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围绕街道中心工作,丰富党建引领工作内容,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地。二是持续开展机关干部素能提升行动,优化干部职工综合考评机制,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打造过硬队伍。三是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不断强化政治监督,持续提高街道和社区干部职工遵规守纪意识,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二)推进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区委“1338”工作要求,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任务,按照“特色商圈·文化街区”的发展定位,扎实推进太傅路历史文化街区、阳江古城“鼍城行大运”线路等重点项目建设。结合街道资源优势和服务功能,着力推动玉沙城中村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以特色发展带动街区业态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当好企业的服务员,着力解决企业实际问题,鼓励“规上”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工业、商贸经济稳健发展。借助玉沙村的地缘优势,盘活村民集体留用地资源,带动群众主动融入辖区商圈发展,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优化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城市管理和基层综合治理,发挥好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平台作用,夯实稳定基石。二是深化安全生产工作。压实责任抓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森林防灭火、防汛防涝、水上安全、食药品监管等工作,提升防灾抗灾救灾能力。三是深化风险稳控工作。高位推动重点案件的化解工作,落实领导包案,制定一案一策,加大处理力度。落实对信访群体、精神障碍患者、涉毒人员等各类重点人员的管理,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办好民生实事。一是努力提升民生服务水平。优化政务服务业务办理流程,让辖区群众和企业办事省心省力。持续关注居民群众,落实惠民利民政策,进一步做好优抚帮扶工作,让辖区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着力建好民生工程。扎实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提升居民城市生活品质。三是用好就业驿站,建立稳定就业机制,持续提升群众就业发展内生动力,力争用足一切资源促进就业。四是持续开展多形式、多样化文化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