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江城区埠场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02722479738R/2024-00022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江城区埠场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4-22
名称: 埠场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4-23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埠场镇2023年度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4-04-23  浏览次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开局起步之年。今年来,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区委的工作部署,立足于“滨海胜地·文旅小镇”发展定位,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项目带动,全力拼经济促发展

  一是重点项目高效推进。中洲大道南延长线征地拆迁任务顺利开展,全线交付施工;阳江雅韶至山外东段、制革基地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有力推进。二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全面铺开。关山月国画村首期建设项目顺利开展;2023年农村公路“单改双”项目,埠西至雷山线、雷山桥至南埠线、江阳线至埠场线3条线路已落地建成;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项目有序实施,主干道沿街建筑立面风貌改造提升项目如期竣工,美丽圩镇客厅项目正加快建设。三是龙头企业持续壮大。全力助推希望亿佳食品有限公司上规模,全力做大做强经济总量。该企业产值已达到规上企业规模,并已申报上规,待批复,有望提前完成上规企业任务1间。

  (二)坚持精准施策,做好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强化动态监测帮扶,投入47.73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二是农业产业实现提档升级。垦造水田工作有序推进,完成连片15亩以上具备复耕条件的撂荒耕地复耕582.51亩。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动工建设25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粮食种植面积超过3.37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338万吨。三是发展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鼓励海象水产发展有限公司研究“中草药水果发酵饲料”,探索“鱼+虾+蟹”多物种混养模式,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产值921万元。四是乡村建设全面铺开。以“山月江湾”示范带建设为抓手,投入1154万元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建设镇村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完善村道巷道硬底化、垃圾处理、厕所改造、雨污分流等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布局。高质量完成2022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工作。积极落实创建市级卫生村、省级卫生镇工作,镇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三)坚持社会治理,全力推动社会善治升级

  一是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持续做好节假日、汛期等重要节点及日常安全监管,定期开展道路交通、森林防灭火、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巡查。累计检查企业140家,发现隐患512项,九小场所和出租屋共154家,发现隐患问题205项,所有问题隐患均已整改完毕,维护了辖区的社会安全稳定。二是社会治理久久为功。镇综治中心符合“五室一厅”建设标准要求,顺利通过阳江市委政法委验收。今年依法受理各类案件40宗,成功化解7宗。那蓬村率先开展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工作,并于2023年11月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积极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宣传培训活动65次,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8起,服务对象300余人。此外,武装、民族宗教、共青团、妇女儿童、地方志、档案、工会、残联、食品药品、市场监管、打私等工作有效加强,互联网金融、政府债务、非法集资等重点领域风险稳定可控。

  (四)坚持改善民生,群众福祉日益增进

  一是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抓实兜牢五保、低保、残疾人、孤儿和临时救助等工作,2023年共发放低保资金744.1万元、特困资金184.3万元、残疾人两补资金303.6万元、孤儿保障金11.9万元,临时救助金14.4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040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701人次,完成率分别达86.86%、96.7%。二是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投入484万建设镇中心小学厨房,同时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补齐服务短板。5件群众民生实事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五)坚持自身建设,作风效能提档升级

  一是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镇公共服务中心共审批办理窗口各类事项2448件,办结2448件,办结率达100%。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宣传贯彻宪法和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接访群众120多人次,收集意见建议20 条,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二是突出党建引领。突出发挥镇党委“一级施工队”作用、各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创建阳江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完成埠场圩社区丹龙党支部升格,完成党总支及下设三个党支部班子成员选举。成立镇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协会党支部和海象水产有限公司党支部,进一步提升党的组织覆盖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经济基础依然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特色产业优势尚未充分挖掘;二是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有待提高,农村发展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三是政府作风建设仍需加强,干部队伍服务发展、攻坚克难的能力不足,积极作为、奋勇当先的工作氛围不够浓厚。

  三、2024年工作计划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立足新阶段、新要求,埠场镇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迅速形成履职尽责、狠抓落实、苦干实干、善作善成的鲜明导向和工作新局面。

  (一)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上奋力突破。一是以名人故里为吸引核,打造文化旅游片区。以建设中国关山月国画村为主抓手,融合名人故居、艺术体验、田园景观等农文旅元素,培育研学旅行、书画培训、农事体验等分享、体验经济。二是依托江海资源,推动“两个示范带”建设。依托沿漠阳江水乡文化景观,打造漠阳江西干流域沿江风情观光带。依托山外东村、山外西村15600亩海水养殖打造万亩海水养殖示范区,推动特色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谋划开发山外东村、山外西村13.75公里海滩建设滨海休闲旅游景区,开发多元旅游产品,打造市区最近海滩和亲水景点,建设滨海旅游和海洋渔业产业带。三是以产业为引领,发展壮大工业和现代农业。大力培育优势产业,依托阳江环保工业园省级电镀、制革定点基地,进一步擦亮电镀基地金字招牌。做大做强葡萄园、百香果园、蟹苗培育、狗虾养殖、肉鸽养殖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娱乐闲钓、蔬果采摘、林下经济等新业态。创新服务“三农”模式,发展集约型现代农业,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在推动重点项目上奋力突破。全力以赴配合滨海公路、中洲大道南延线等市政道路建设,织密“向南向海”交通“大动脉”。集中资源力量推进滨海重点片区建设,加快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把各个重点区域打造成为高能级的产业平台、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辐射带动镇区和乡村焕发活力。加快推动制革基地项目落地投产,全力配合盘活园区资源,辐射带动我镇工业快速发展,争取以更快速度,更高质量与“双区”实现“硬联通”。

  (三)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奋力突破。一是防返贫。继续加强对脱贫户走访监测,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及时进行帮扶,多渠道多措施进行帮扶,保障脱贫户稳定脱贫。二是兴基建。落地落实污水处理池的扩容提级、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河道的清洁整治等项目,推动主街道美化、亮化,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关山月故居那蓬村为国家3A级景区,以关山月故居为中心连片打造南埠古街及山外西、东沿海等连片文旅项目。三是保稳产。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围绕打造万亩海水养殖示范区,重点发展海水种业、精深加工、循环养殖,推动特色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发展文旅经济,积极探索“海洋牧场+旅游休闲”融合发展模式。

  (四)在推动生态环境上奋力突破。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强漠阳江西干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漠阳江埠场国考断面上下游综合治理工程,保持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压实“河长”“湖长”“林长”责任,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推动河渠、水库治理和碧道建设,加强禽畜、水产养殖污染治理,聚焦黑臭水体治理、常态化推进“五清”“清四乱”,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五)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奋力突破。加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做到“应保尽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有序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推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全镇覆盖,人人享有”。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强拥军优属工作,强化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构建服务高效、保障有力、共建共享的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补齐教育、公共卫生、医疗和文化体育等短板弱项。继续做好群团组织民族宗教、打私、统计、档案、地方志、关工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六)在促进社会治安上奋力突破。一是严密筑牢安全生产之基。持续强化督查检查和隐患排查,严格整改销账制度;紧盯“三小场所”、“九小场所”、道路交通、森林防灭火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隐患治理各项工作,持续跟进自建房建筑安全排查整治,切实巩固安全防治成果。 二是求真务实推进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平安埠场、法治埠场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认真学习推广“枫桥经验”,深化村(社区)“网格员”作用,强化领导包案机制,着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不断充实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力量,推行联合办案,确保镇域和谐稳定。

  (七)在强化作风建设上奋力突破。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不断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持过紧日子,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不断加强法治建设,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自觉接受人大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和管理使用,更大力度培养提拔一批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干部,营造担当作为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