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故居
▲关山月艺术教育基地所在的那蓬村
活动结束后,领导嘉宾还参观了关山月艺术教育基地。
关山月艺术教育基地的成立
将为高素质艺术人才的培养
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
推动文化强市、文化强省建设
今年77岁的关怡精神矍铄。她动情地说,那蓬村是我的故乡,关村小学是父亲的母校,阳江市人民政府与广州美术学院、广州大学在这里共建关山月艺术教育基地,非常有意义。能够回到关村小学参加签约暨揭牌活动,关怡特别高兴。
“关山月先生在广州美术学院任教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常带着学生回来阳江进行写生教学。70年后的今天,地校共建关山月艺术教育基地,以后会有更多师生来到阳江写生,这是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我非常感谢阳江市人民政府。”关怡表示,关山月先生曾经说过,要动才有画,就是说要走出去,走进乡村自然,走进人民群众,才能够把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感人的英雄事迹描绘好。希望关山月艺术教育基地能够秉持文化自信,助力讲好阳江故事、广东故事。
“广州美术学院一定会高度重视并认真地把基地建设好,充分发挥好基地的文化传承作用,弘扬好关山月先生崇德尚艺的精神。”
下一步,学校将安排学生分批次到基地进行现场写生教学活动,同时也让学生在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更了解祖国,了解基层,知道人民群众需要什么。贯彻好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的要求,创作出更多反映当地风俗民情、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精品力作,为阳江文化建设、教育事业特别是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广美力量。
关山月先生非常强调写生的重要性。而写生也一直是张彦的情之所钟,已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他对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优良传统的继承、发展和弘扬。张彦告诉记者,关山月先生曾给他授过课,并为他题写“江山开眼界 风雪炼精神”联句,予以勉励。
“文化的传承是一代又一代的,我们带着学生们来参加基地的签约暨揭牌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递,让他们感受到关老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要代代传承下去。”
张彦表示,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利用好基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基地中感受到乡村的美好、大自然的美好、时代的美好,取得更好的创作和教学成果,助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